-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生态学解读
周易生态学解读
摘要:对于《周易》的研究,当代学者已从人文、象数、哲学乃至科学等角度进行解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实上,作为“天人之学”的《周易》蕴禽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其对生命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定乃至“与天与一”的宇宙观皆凸显了深层的生态关怀。无疑,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回归经典寻求智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周易;生态;还原;宗旨;原则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10)01-0068-07
《周易》在儒家乃至中国经典中的地位,自不待言。然而我们亦须知晓,《周易》本为卜筮之书,只是经所谓“三圣”尤其孔子“人文化成”改造后,才由卜筮之预测祸福之效用渐至转向“修身立命”之化育功能。自然,就人文化成层面而言,《周易》内涵可谓广矣!正如《系辞》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同篇又云《易》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可知《易》在某种程度上乃中国古文化的“百科全书”,至少《周易》呈现出一种贯通天地的“有机思维”模型。
对于《周易》之研究,人们已在诸如“哲学易”、“人文易”、“象数易”乃至“科学易”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然针对当今时代之现状,窃以为我们极有必要从“生态”层面挖掘“易”之深蕴。此既为时代计(当下人类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亦为经典传承计。因为经典的传承和弘扬乃需要不断地注入时代因素,用一种“视域融合”(即经典非孤立之经典,乃掺入时代因素)的立场去解读之,进而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此乃弘扬经典之要旨。
当然,笔者倡导“生态易”并非空穴来风,更非牵强附会,而是因为《周易》不但乃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之源头,更基于《周易》自身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正如美国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所相信的那样:“遵循《周易》所指明的‘自然’和谐的平稳变革道路,人类就可以把社会文化变迁的冲突减少到最低程度,比较顺利地度过当代历史转折的危机时期。”只不过,一则由于历代研《易》的人文转向之倾向,渐次“遮蔽”了其丰富的生态意蕴;二则由于人类的生态危机仅凸显于现代社会,故“生态”思想自然隐而不彰。
《周易》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生态理念呢?
一、《周易》的还原
既然《周易》本为卜筮之书,那么我们姑且“回到”源头,或日“还原”到其原点,从其“卜筮”中探寻生态学的微言大义。按古意,卜筮乃两层意思:一日卜,一日筮。“卜”乃以火烧龟甲壳,按其裂变纹路定其吉凶;“筮”则以蓍草按《系辞》所用“大衍”之数的方式演算定吉凶。当然古人还有诸如梦占、字(测字)占等多种占法,如在云南少数民族流行的“雷夫孜”则采用数字占。无论那种占法,其目的在于以人(巫者)之“主体性”乃至超自然的能力去预测、把握事物未来变化之趋势(吉凶)。然而,未能洞悉自然规律的古人又凭何去“预测”事物的吉凶呢――即便这种预测不可靠甚至带有游戏性和盲动性――这自然涉及到“占卜”成立的前提条件。
很明显,古人占卜之所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乃是“天人不分”、“神人交感”的原始思维框架,只有在这个框架内,巫术、占卜才是可能被理解的。人类生活初期,“天人不分、神人交感”的具体承载者是巫师和执掌占卜之人,神、天通过“他们”向问询者传递消息,或日巫者乃充当了神、人的中介和代言人,颇似西方基督教中的教父。自然,中国固有的农耕环境所产生的思维模型毕竟不同于西人,故这种神、天的代言人职责非其与所谓的神、天“对话”,而是一种天人的感召和容契:他们深信占卜者只要虔诚、敬畏对待天、神,则能与天地融为一体而无隔。此种思想对后儒影响颇大,如孟子曾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皆此。
当然,我们亦不否认执掌占卜之人是洞察自然的智者,更有着丰厚的社会阅历,而生活方式相对简单的农耕社会所特有的“循环状态”无疑给他们的“预测”带来了方便。在今天看来,古人在占卜时所举行的各种隆重仪式,也许更象智者的一种策略。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古代智者的仪式――尤其通过这种仪式所形成的氛围所达到的那种“如醉如痴的”神秘体验――即所谓的“人天、人神”的合一,这在南方文化系统《楚辞》中多有表现。《系辞》所云“鼓之舞之以尽神”亦是此意。
提及天、神,首先要厘清其概念,因为它涉及到“生态易”问题的核心。古人对天、神的理解大致有二,一则是带有超越的人格“上帝”之天;一则为富有神秘色彩的自然之天。通观《周易》之文,天、神很大程度上乃意指自然之天,或日现实的自然界(或自然规律)。此从八卦之象亦可知之,所谓乾、坤、离、坎、震、巽、兑、艮八卦无非是天、地、日、月、雷、风、泽、山八种自然态象,而并无神秘之物。六十四卦中所涉及的物象亦多为自然之物,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力帆 2019款 KP350 摩托车适用2019款2020款 用户说明书 保养手册.pdf
- 2025-2031年中国COSPLAY服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解数咨询-全价猫主粮行业调研报告:醇粹、高爷家.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下册unit2.ppt VIP
- VSD负压引流术护理查房.pptx VIP
- 大众奥迪诊断系统ODIS7.21用户手册.pdf VIP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课件.ppt VIP
- 网神日志审计系统技术白皮书.doc VIP
- 高级英语第一册-U10-The-Artist-in-America.ppt VIP
- 狗主粮行业调研报告解数咨询14117mb.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