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唐书四夷传与唐代民族史志研究
新唐书四夷传与唐代民族史志研究
摘要:唐王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帝国,唐王朝不但能够很好地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还能够与海外的民族或者民族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正是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新唐书》以超过以往正史的丰富内容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记载了所有唐朝直接统治、间接管理的民族,以及唐朝人目光所及的海外民族,以民族史志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发展画卷。
关键词:《新唐书》;民族关系;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1-0107-04
一
唐朝初年,中国的民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有的民族消亡了,例如汉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到了唐代这几个民族几乎都融合到其他民族当中,融入到了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而另一方面是又分化出一些新的民族,例如出现了契丹、乌蛮、僚人、南平僚、西原蛮等新的民族群体。在所有的民族中,对于唐代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突厥、吐蕃、回鹘、南诏,《新唐书》说:“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1](P6023)①从这一条史料,我们可以看到唐代不仅仅是汉民族,其他民族都获得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北方、西部、西南还出现了突厥、吐蕃、回鹘、南诏国等政权,这些政权相互之间的友好与矛盾冲突构成了唐代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复杂历史。
唐王朝民族关系能得以较为和好的发展,是唐王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统治政策的结果。唐高祖李渊充实了隋文帝的民族政策,到唐太宗李世民时则臻于完善,比较宽容的民族统治政策的成功推行,使唐太宗成了统一多民族唐帝国的一位杰出帝王,被尊为“天可汗”“天至尊”。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唐王朝和许多海外民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文化的交往,于是中国人对世界其他民族的认知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扩展,被写进了《新唐书》当中,所以在《新唐书》中就有了许多海外民族的记载。
正是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新唐书》以超过以往正史的丰富内容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记载了所有唐朝直接统治、间接管理的民族,以及唐朝人目光所及的海外民族,以民族史志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发展画卷。
二
《新唐书》中有关于民族历史的列传或传,是研究唐朝民族历史的基本文献。《新唐书》共225卷,其中记载海内外民族的有8卷。②
卷215《突厥传》分为卷上和卷下;卷216《吐蕃传》分为卷上和卷下;卷217《回鹘传》分为卷上和卷下;卷218《沙陀传》;卷219《北狄传》包括契丹、奚、室韦、黑水??、渤海;卷220《东夷传》包括高丽、百济、新罗、日本、流鬼;卷221《西域传》(上)包括泥婆罗、党项、东女、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跋禄迦、疏勒、于阗、天竺、摩揭陀、?宾,卷221《西域传》(下)包括康、宁远、大勃律、吐火罗、识匿、个失密、骨咄、苏毗、狮子、波斯、拂?、大食;卷222《南蛮传》分为卷上、中、下,卷上主要记载南诏历史,卷中也是记载南诏的历史,卷下则记载包括环王、??、扶南、真腊、诃陵、投和、瞻博、室利佛逝、名蔑、单单、骠、两爨蛮、南平蛮、西原蛮等海内外民族。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新唐书》民族列传中所列出的民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在唐朝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之下的民族群体,如南平蛮、西原蛮等。
第二类是在唐朝的政治势力范围之内,与唐朝中央政府有紧密的联系,其民族上层首领被唐朝中央政府封为羁縻府州的官员,如契丹、奚、室韦、黑水??等。
第三类是与唐朝中央政府有政治联系,但是自己有政权系统,通常以“和亲”的方式与唐朝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同时也伴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如突厥、吐蕃、回鹘、南诏等。
第四类是与唐朝在地域上根本不相接,但是与唐朝有过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的海外民族,如扶南、真腊、波斯、拂?、大食等。
在所有与民族有关的列传当中,那些对于民族文化记述的内容我们认为就是民族志的记载,是十分丰富的,而记载各民族相互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内容我们则认为可以作为民族关系史来看待。
唐代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以北方和西南方的民族关系为主,《新唐书》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唐代国内民族关系的重点,突出了突厥、回纥、吐蕃三个民族以及多民族建立的南诏国,特别是对突厥、吐蕃、南诏重视有加。当然,《新唐书》中突厥、吐蕃、回鹘、南诏等与民族相关的传记仅仅是汉民族历史学家从自身的角度所进行的有选择的记述,其重点在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又充满着大民族主义的思想,因此《新唐书》中的民族传记,只是一部分民族志和民族关系史,并不能代表所有民族的全部历史。
三
在中国古代是没有民族志这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