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幸蜀在唐宋时期图像表现及诗人对画图解读.docVIP

明皇幸蜀在唐宋时期图像表现及诗人对画图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皇幸蜀在唐宋时期图像表现及诗人对画图解读

明皇幸蜀在唐宋时期图像表现及诗人对画图解读   [内容摘要] 从现存史料来看,明皇幸蜀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肇始于唐代,李昭道开其先河,但后继无人。到了宋代,明皇幸蜀成了艺术家们笔下的热门题材,画之者众而题咏亦盛。结合题画诗来看,宋代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士人风气和文艺好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 明皇幸蜀;唐宋绘画;士风;文艺好尚   [作者简介] 钟巧灵,文学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明皇幸蜀,指的是唐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唐玄宗李隆基在潼关失守后幸蜀以避乱的故事。作为曾领导开元盛世的赫赫帝王,最后却因江山不保而仓皇逃窜,其故事的典型性足以警戒后世并被后人引为谈资。   明皇幸蜀的题材见诸于文人笔下,自唐代就已肇始。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有李思训画《明皇幸蜀图》之说:      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画,藏宗室汝南郡王仲忽家……宣和间,内府求画甚急,以其名不佳,独不敢进。明皇作骑马像,前后宦官宫女导从略备。道旁瓜圃,宫女有即圃采瓜者,或讳之为摘瓜图①。      李思训是唐代著名山水画大家,世称大李将军。李思训卒于公元721年以前,也就是说明皇幸蜀之时他早已作古,怎么可能以之为题材作画?可见叶梦得所记明显有误。叶梦得所记之《明皇幸蜀图》当为李思训之子小李将军李昭道所作,而被误系为其父名下。因为据上述材料我们可得到一条重要消息,即在宋代《明皇幸蜀图》曾“以其名不佳”而讳称《摘瓜图》,而在史料中多有李昭道作《摘瓜图》的记载。如:据《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七记载,宋代邵博就曾收藏《山行摘瓜图》,并说画上有“注云:小李将军”②;《宣和画谱》著录有李昭道《摘瓜图》③;宋代宣和御府藏画中有李伯时《摹唐李昭道摘瓜图》。此外,《铁围山丛谈》亦有李昭道作《明皇幸蜀图》的明确记载:“秘书省自政和末既徙于东观之下,宣和中始告落成。上因踵故事为幸之”“时因又赐阁下以小李将军《唐明皇幸蜀图》一横轴。吾立侍在班底睹之。”④从以上诸多材料来看,李昭道曾作《明皇幸蜀图》应是可以确定之事。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如下图),学界公认是唐人手笔,从画作风格并综合以上史料记载分析,当为李昭道所画。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描绘了唐明皇及其随从人马行进于蜀中崇山峻岭的情形,画面上山岭险峻,石径盘曲,栈道高危,白云盘绕。作者匠心独运,把一群负带行李十分劳累的侍从和马匹置于画面的中心,而将唐玄宗“骑三骏照夜白马,出栈道飞仙岭下,乍见小桥,马惊不进”⑤的情景以及妃嫔、侍臣等贵人压缩于画面的右下角,人物描绘栩栩如生。   唐代画家以明皇幸蜀题材作画的情形,除李昭道外,史料中没有其他记载。且查检唐人诗作,也未见有题咏《明皇幸蜀图》之作传世。可见,明皇幸蜀题材在唐代诗画中还极为少见。   到了宋代,明皇幸蜀题材则已多见于文人笔下。据史料记载,当时《明皇幸蜀图》有多种藏本和摹本。元代汤??《画鉴》载徽宗赵佶就曾“临李昭道摘瓜图,旧在张受益家,今闻在京师某人处”⑥,其作品还广为流传。米芾《画史》亦云:“苏?屎迫淮?见寿州人摹《明皇幸蜀道图》,人物甚小,云是李思训本,与宗室仲忽本不同”⑦;又说:“古人图画,无非劝戒,今人撰《明皇幸蜀图》,无非奢丽。”⑧虽然米氏对时人所作之《明皇幸蜀图》语含讥贬,但我们从其叙述可知明皇幸蜀题材在宋人画作中已不少见。   而对于《明皇幸蜀图》的题咏更是时见于宋代诗人笔下。那么,面对这样一幅以史实为题材的画图,诗人们会生发怎样的情感反应?我们先看李纲《题伯时明皇蜀道图》:      君不见开元天宝同一主,治乱相翻如手举。揽盈欲恶虽一人,变易安危原近辅。姚宋已死九龄黜,谁使杨钊继林甫。宫中太真专宠私,塞外番酋成跋扈。祸胎养就不自知,漫向华清遗匕?h。渔阳突骑破潼关,百二山河震金鼓。翠华杳杳幸西南,赤县纷纷集夷虏。伤心坡下失红颜,堕泪铃中闻夜雨。山青江碧蜀道难,栈阁连空亻?相拄。旌旗惨淡云物愁,林木阴森猿鸟侣。戎装宫女亦善骑,皓齿明眸犹笑语。老髯奚官驱蹇驴,负橐赍粮岂供御。九重徼卫复谁勤,万里艰危真自取。至尊狼狈尚如此,叹息苍生困豺虎。千秋万岁不胜悲,玉辇金舆尽黄土。空令画手思入神,一写丹青戒今古。      李伯时是北宋著名画家,名公麟,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马。其所画明皇幸蜀图曾为宣和御府所藏,名为《摹唐李昭道摘瓜图》⑨,元代王恽《玉堂嘉话》亦载李伯时曾有此摹本⑩,既然是摹仿李昭道画作,则其画面内容当如图所示。李纲题诗开篇即用较大篇幅评述了唐明皇杨贵妃荒淫误国的史事,指出潼关失守、马嵬事变以致“万里艰危”实在是唐明皇咎由自取,感慨“至尊狼狈尚如此,叹息苍生困豺虎”,对于战乱中的百姓深表同情。最后诗人跳出画图,发表感慨:“千秋万岁不胜悲,玉辇金舆尽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