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图书漂流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摘要】介绍了图书漂流活动的阅读方式以及它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响图书漂流的内外因素。阐明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对图书漂流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漂流 图书馆 发展模式
如果有一天,你在公园中的长椅上,咖啡厅的角落里拾取到了一本贴有标签的书,标签上注有:“我是一本漂流四海的书,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他。希望我与你相伴,期待你帮助我继续我的美好旅程”等文字的图书后,希望你在欣喜之余,阅读完这本书后,别忘了以同样的方式,把这本幸运的书继续投入茫茫人海中。如果你愿意,可以随书附赠你的阅读收获。这就是风靡欧美各国,在我国也日益发展壮大的“图书漂流”活动。
一、“图书漂流活动”的现状
图书漂流活动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随意放置在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回公共场所。没有借书证件,不需要支付押金,这种自觉自愿的阅读共享方式,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得以广泛普及。
2001年4月17日,美国人Ron由儿时的“漂流瓶”游戏得到灵感启发,建立了第一个图书漂流网站(www.BookC)。这是一个以图书为载体的社交网站。管理者号召读书人将自己喜爱的图书连同阅读体会一起投入到茫茫人海中,整个过程就像是“漂流瓶”游戏一样,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管理者为每一本投漂的图书都赋予了特殊的身份和意义,通过图书可以跟踪和连接每一位读者的信息,从而达到阅读和社交的双重目的。
中国的图书漂流起步较晚,200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把三本畅销书――《遍地鬼子》《革命,革命了》和《受活》进行漂流,拉开了我国图书漂流的序幕。中国图书漂流网()的创建者Laow和Jane在瑞士旅行过程中第一次拾获了一本漂流书,有感而发创建了该网站。借助互联网,这一活动迅速推广开来。很多图书馆、出版社和文化机构相继策划举行了图书漂流活动。其中,2005年11月2日,首个国内高校福州大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福州大学图书漂流协会正式成立,随着图书漂流活动影响力的不断加深,很多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建立自己的图书漂流站。由于高校以年轻人群体为主,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接受力都比较强,图书漂流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内蓬勃发展起来,其势头和效果?h远高于社会上的图书漂流活动。
二、影响高校图书漂流活动的因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阅览和图书漂流活动中的图书阅览虽然都是以图书为载体,但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1.读者的诚信问题
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借阅是建立在严格的制度约束基础上的,图书借阅需要读者办理借阅证件,图书不及时返还超期借阅要罚款,甚至影响到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图书借阅过程中的诚信问题由于严格的外在监督与控制,所以失信的现象并不严重。但是同时,馆藏图书的借阅,由于服务对象在时空上和形式上的单一,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的阅读体会缺乏彼此间的交流沟通。
图书漂流活动传递知识,传承文化,传递公德和诚信,对每一位参与者提出的是“诚信悦读”的期望。图书漂流活动中图书的阅读是建立在信息共享,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完全是读者自发的,依靠个人道德维系图书的传递。活动组织者的初衷是心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开展这一活动的,但是对于阅读者来说,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是对阅读者自身素质的严格考验。图书漂流的传递过程是随意和无法人为控制的,活动对参与者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缺少外部的监督与控制,更多的是依赖于参与者的自觉自愿和彼此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漂流的图书就像是一张人性试纸,全程都在检验着每一位参与者的诚信度。如果有其中任何一位参与者将投漂的图书据为己有或者不幸被拾荒者拿走,那漂流活动就此中断。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很多漂流网站的图书都出现过断漂的现象。所以如果要保持图书漂流活动长久的生命力,参与者的诚实守信是至关重要的。
2.现实的阅读环境
2015年4月23日,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率为58%,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以色列人人均每年读书64本,俄罗斯人55本)。统计显示的结果非常令人汗颜,国内民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加大以及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让国内很多民众逐渐放弃了纸质图书的阅读,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很多的“手机控”。在这样苍白的阅读现实面前,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图书漂流活动虽然形式新颖独特,但是想要广泛普及开展似乎也是一种奢望。国内最早建立的“图书漂流网站”发展到现在,注册会员才3000多人,在漂图书不足万本。反观国外,截至2015年,BookCrossing已遍及132个国家,有1017709位“Bookcrossers”参与活动,在漂图书9041949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