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时间传递系统设计及误差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纤时间传递系统设计及误差分析   摘 要: 现有卫星授时体系精度限制以及光网络的成熟发展,使得光纤授时成为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方案之一。利用双向对比法授时原理设计光纤时间传递系统。介绍系统硬件组成,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的控制测量软件,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测量系统的时延并进行了分析,为后续补偿算法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高精度授时; 双向对比法; 同步精度; 误差分析; 光纤时间传递; 自动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 TN919.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8)14?0158?03   Design and error analysis of optical fiber time transfer system   WU Yan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3, China)   Abstract: The precision constraint of the current satellite timing system and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networks make the optical fiber timing become one of the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schemes. The optical fiber time transfer system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timing principle of the two?way contrast method. The hardwar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and a set of control measurement software based on Windows system is developed,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verall system. Time delay of the system is measured and analyzed, which provides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sign of the subsequent compensation algorithm.   Keywords: high?precision timing; two?way contrast method; synchronization precision; error analysis; optical fiber time transfer; automatic control   0 引 言   随着科技发展,系统的复杂性愈发趋于庞大。很多系统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子系统组成的,那么怎样实现这多个子系统的时间同步,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有很多,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卫星授时导航系统,有GPS授时和我国正在发展的北斗导航授时[1?2]。但卫星授时体系不仅受限于轨道频率资源,而且受限于复杂的建设环境,这些因素促进了光纤授时系统的发展。采用光纤进行频率传输时尽管与传统传输方法比较传输精度有很大提高,但是加载频率信息的光信号光程是变化的,因此需要补偿算法来提高传输精度。马龙生等人1994年提出共轭相位补偿法来克服光程变化[3?5],随后又出现了光学补偿法和电学补偿法等多种补偿算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光纤时间传递和光学补偿传递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6?9]。   1 光纤时间传递系统设计   利用光纤进行时间信息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利用SDH网来实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现成已组网络,便于推广和应用;缺点是时间传递精度不高[10?11]。   2) 利用WDM技术和设备来实现。这种方法适合长距离传输,且精度高。该技术传递时间主要有环回法和双向对比法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双向对比法。   1.1 双向对比法原理   双向对比法原理图如图1所示。   授时A,B两站同时向对端发送自己的时间信息,并将该时间信息当作本地时间间隔计数器的Start信号。两站分别通过接收对端站发送过来的时间信息,当作本地时间间隔计数器的Stop信号。通过测量本地时间与对端发送过来的时间差,计算出两地钟差,从而以一端钟源为基准调整另一地钟源,使两地钟源同步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