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圣意义
诗圣意义
一
2012 年是杜甫诞生一千三百周年,但是在学术界还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的时候,4 月份就发生了一个社会事件,叫作“杜甫很忙”。原来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幅杜甫的肖像画,一些中学生朋友对它进行了涂鸦。说实话,对于课本上的人物肖像画进行涂鸦,我读中学时也干过,我曾把物理课本上的牛顿、爱因斯坦的画像或添上两撇胡子,或画上一副眼镜。但是现在的中学生与时俱进了,他们对杜甫画像的涂鸦幅度很大,画成了杜甫骑摩托车、杜甫唱卡拉OK,甚至还有更不堪的,什么都有。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南京有家晚报的记者打电话给我,请我对此发表看法。我看了有关材料,有点不高兴,就没有接受他们的采访。我觉得涂鸦王维、李商隐也许还可以,但是不能涂鸦杜甫,因为他是“诗圣”,是诗国中的圣贤,我们不能对他有所轻慢。
我曾在纽约参观过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一幅涂鸦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油画,蒙娜丽莎脸上被画了两撇胡子,像男人模样。这幅画被公然挂在博物馆里,算是现代艺术品,这是西方观众能够接受的。但是我们在任何西方博物馆里绝对看不到涂鸦圣母像的艺术品,因为在西方社会里,人们认为圣母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样,在中国,杜甫是值得敬畏的,他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我们要对他有一份敬畏之心。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从明朝开始的。最早如此评价杜甫的,应该是明初诗人费宏,他有一句诗说“杜从夔府称诗圣”。到了明朝中后叶的胡应麟,就说人们一向称杜甫为“诗圣”,又称“集大成”。到了明末清初,有一个著名的杜甫研究者,也就是《杜臆》的作者,叫王嗣?],他曾经梦到杜甫,醒来写诗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
“诗圣”的称号虽然是明朝人提出来的,但是我们追本溯源,发现它的概念实际是从宋代开始的,是宋人把杜甫推上了“诗圣”的地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可以告诉我们这种推断是否合理。
宋朝人推崇杜甫,是沿着两个维度进行的。第一,他们想从唐代诗人中寻找一位人格意义堪称典范的人物,于是他们选中了杜甫。大名鼎鼎的苏轼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个说法是不是无中生有,是不是夸张?我们说,并不夸张,因为杜诗中就有证据,就是那首《槐叶冷淘》。“槐叶冷淘”是唐代流行在夔州地区的一种凉面,南方才有,北方没有。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尝到这种凉面,觉得味道不错,他写了一首诗,前面十多句都是描写槐叶冷淘的,最后两句就联想到君主:“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这不是“一饭未尝忘君”又是什么?这种意识当然是封建意识,我们应予以扬弃,但是对于唐人来说,忠君跟爱国是浑然不分的,因为君主就是国家的代表,更何况在杜甫所处的那个社会动荡的时候,君主更是国家的象征,是维系全国力量进行平叛的核心,所以杜甫的忠君意识是无须苛责的。更重要的是,宋人推崇杜甫,主要的着眼点就是杜甫的忧国忧民。
北宋后期两位大诗人不约而同地写了题杜甫画像的诗,王安石所题的诗名就叫“杜甫画像”,他觉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表达的那种情怀非常了不起:“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黄庭坚的诗是题《杜甫骑驴图》的,诗中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还说:“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他们不约而同地题了杜甫画像,他们的价值判断也完全一致,就是推崇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南宋,朱熹在理论上对杜甫人格有所阐述。我们都知道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理学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是非常严格的,他们用非常挑剔的眼光来检验历史上的人物,所以不受到朱熹批评的历史人物是很少的,但是朱熹认为历史上有五??人物是君子,他开列了这样一份名单: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朱熹说得很清楚,说此五君子,“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所谓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五个人的相同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们的胸怀,他们的人格,都堪称君子。
北宋人推崇杜甫的第二个维度是对唐代诗人的艺术成就进行评选,最后他们认为杜甫达到了最高水准,最具典范意义。我们且不讲杜甫的《秋兴八首》等代表作,只看杜甫的一般作品受到的评价如何。陈辅之《诗话》记载王安石的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此话果真?请看一例。北宋初年,诗人王禹??被贬到陕西的商州做团练副使,一天他写了一首《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这首诗写得不错,情景比较独特,构思也比较新奇。但是几天以后,王禹??的儿子王嘉?v告诉父亲说那首诗好像是从杜甫诗中抄来的。王禹??不信,王嘉?v就拿出一本《杜诗》来给他看,果然有一首杜甫在成都写的《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