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硫酸铈对矮牵牛生长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浓度硫酸铈对矮牵牛生长影响

不同浓度的硫酸铈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   摘 要: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铈处理矮牵牛,探讨硫酸铈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铈对矮牵牛生长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浓度为150mg/L的硫酸铈处理对矮牵牛的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硫酸铈;不同浓度;矮牵牛;生长   矮牵牛( Petunia hybrida Vilm)又名碧冬茄, 俗称矮喇叭花,毽子花,撞羽牵牛,杂种撞羽朝颜等。   稀土元素在农林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很多成果[2]。稀土元素铈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通过试验掌握该元素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指导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用矮牵牛品种为“梦幻”(Dreams),由青岛市园艺总场基地提供,硫酸铈由青岛农业大学生化实验室提供。   1.2 试验设计   定植于盆径20cm的瓦盆中,试验所用瓦盆经过高锰酸钾1000倍液进行消毒,所用营养土(体积比):田园土:牛粪:鸡粪=4:1:1。营养土进行杀虫、灭菌处理。矮牵牛苗,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A(CK):喷施蒸馏水;B:喷施50mg/L的硫酸铈;C:喷施100mg/L的硫酸铈;D:喷施150mg/L的硫酸铈;E:喷施200mg/L的硫酸铈;F:喷施250mg/L的硫酸铈;G:喷施300mg/L的硫酸铈。随机区组排列,每组6次重复,其他生产管理一致。   操作按照7d喷施1次,每次喷药量为400ml,连续喷施4次。   1.3 形态指标的测定   定植半个月后开始观测,开始测量其形态指标(株高、花径、茎粗、花分枝、叶宽和干鲜重等)。每株形态指标均选择测量过程的中的最大值进行处理。   1.4 生理指标的测定   1.4.1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采用紫外吸收法测过氧化氢酶活性。选取同一部位的功能叶片,称取洗净去叶脉叶片0.5g3份,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预冷pH7.8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将匀浆转入容量瓶中,用磷酸缓冲液洗研钵数次,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于5℃冰箱静置10min,取上清液于4000rmp离心15min,上清液极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5℃保存备用。取10ml试管3支,其中2支样品测定管,1支为对照空白管,在三支试管中均加入粗酶液0.2ml,pH7.8磷酸缓冲液1.5ml和蒸馏水1.0ml。   将S0号试管在沸水中煮沸1min以杀死酶液,冷却。然后将所有试管在25℃下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的0.1mol/L的H2O2,每加完一管开始计时,并迅速在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测一次,共4min。   以每分钟A240减少0.1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   过氧化氢酶活性[U.min-1.g-1)]=A240×VT×W-1×VS-1×10×t-1   1.4.2 ?^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采用愈创木酚法测过氧化物酶活性。选取同一部位的功能叶片,称取洗净去叶脉叶片0.4g3份,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0.05mol/L的pH5.5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将匀浆转入离心管中,于3000rmp离心10min,上清液转入25ml容量瓶中。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提取2次,上清液并入容量瓶中,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刻度,低温保存备用。酶活性测定反应体系包括:0.05mol/L的pH5.5磷酸缓冲液2.9ml,H2O21.0ml,0.05mol/L愈创木酚1.0ml和0.1ml酶液。用加热煮沸5min的酶液为对照,反应体系加入酶液后,立即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然后迅速转入冰浴中,并加入20%三氯乙酸2.0ml终止反应,然后于5000r/min离心10min,470nm下测定吸光度。   以每分钟A470变化0.01为一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过氧化物酶活性(U.min-1.g-1)=A470×VT×W-1×VS-1×100×t-1   式中,A470为反应听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W为马铃薯的鲜质量(g);t为反应时间(min);Vt为提取液总体积(ml);Vs为测定时去用酶液体积(ml)。   1.4.3 叶绿素含量测定   采用丙酮法测叶绿素含量。选取同一部位的功能叶片,称取洗净去叶脉叶片0.2g3份,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粉和石英砂及80%丙酮2ml,研成匀浆在,再加80%丙酮5ml,继续研磨至组织泛白,用漏斗和滤纸过滤至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80%丙酮洗研钵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同倒入漏斗,用80%丙酮冲洗滤纸至滤纸无绿色为止,最后用80%丙酮定容至25ml。以80%丙酮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6nm、470nm下测定吸光度。可据此列出以下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