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杂交种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docVIP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杂交种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杂交种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杂交种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摘要:以3个甜高粱杂交种为试材,研究6个种植密度对株高、茎粗、分蘖数、倒伏级别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杂交种的分蘖数、倒伏级别和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倒伏性和生物产量,在山东省生态条件下,济甜杂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5万株/hm2,济甜杂3号为3.3万株/hm2,辽甜3号为3.3万~4.5万株/hm2;3个杂交种在最佳种植密度下不仅生物产量最高,而且倒伏率低,有利于机械化收割。   关键词:甜高粱;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分蘖;倒伏   中图分类号:S514.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7-0062-04   AbstractThree sweet sorghum hybrids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6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tiller number, lodging level and biomass.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iller number, lodging level and biomass between different densities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while those of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were not significant.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lodging characters and biomass,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Jitianza 2, Jitianza 3 and Liaotian 3 was 55 000, 33 000 and 33 000~45 000 plants per hectare respectively. Under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the three hybrids had the highest biomass and low lodging rate which was beneficial to mechanical harvesting.   Key wordsSweet sorghum; Planting density; Biomass; Tiller; Lodging   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和分蘖性。抗倒能力差不仅影响其生物产量,而且影响机械化收割,增加人力和物力成本。每个高粱品种的分蘖性不同,分蘖数对生物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1]。不同密度下保留分蘖与否对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影响较小[2,3],常规种植密度(7.5万株/hm2)下,保留分蘖利于增加甜高粱的糖产量,并能达到简化栽培管理和降低人力投入的目的[4]。不同密度对甜高粱株高、茎粗、生物产量和含糖量等性状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张华文等[5]采用6.0、9.0、12.0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对甜高粱茎秆产量、籽粒产量、锤度、榨汁率、株高和茎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茎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影响显著,对锤度、榨汁率、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杨相昆等[6]通过3个种植密度对甜高粱茎秆糖分累积规律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密度间茎秆汁液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但是,目前还未见种植密度对甜高粱分蘖和倒伏程度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   甜高粱作为最有前途的能源作物和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在边际性土地上尤其是盐碱地上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它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相对于常规甜高粱品种其植株更加高大粗壮,生物产量高。济甜杂2号、济甜杂3号和辽甜3号3个杂交种株高均在4 m左右,糖锤度18以上,生物产量较高。通过连续3年在东营市、滨州市和德州市等盐碱地和低洼地上小规模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种植,3个杂交种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及同类区域种植。为了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降低倒伏率,适宜机械化收获,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上述3个杂交种的株高、茎粗、分蘖、倒伏级别和生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山东省甜高粱杂交种的种植、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山东省甜高粱产业的快速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济甜杂2号和济甜杂3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9年培育的能饲兼用的甜高粱杂交种,辽甜3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国家高粱改良中心于2008年通过国家鉴定的能源与青贮兼用甜高粱杂交种。   1.2种植方法   试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