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三瑞花镜年代断定及相关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面三瑞花镜年代断定及相关思考

一面“三瑞花镜”的年代断定及相关思考   摘 要:2014年12月,朝阳市公安局在打击盗掘工作中缴获了一面花卉纹铜镜,经鉴定为金代铜镜。在此过程中还归纳总结出与之纹饰相同、相近的一类铜镜,统一命名为“三瑞花镜”。由于“三瑞花镜”的形制纹饰风格不同,遂分两种类型:一种为传统认识中的金镜形制,另一种则主要仿宋镜之制。“三瑞花镜”的纹饰吸纳了辽镜的三分布局,采用了北宋的瑞花纹,又加入了金代工匠“花朵次第开放”创意。   关键词:金代铜镜;三分布局;瑞花纹   中图分类号:K8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007-04   2014年12月,朝阳市公安局在打击盗掘的“11.26”公案中缴获一面花卉纹镜,该镜直径21.7厘米、缘宽1.4厘米、厚0.8厘米,重1168.2克;桥形钮,宝相花钮座;镜缘窄平,镜外区有一周细小连珠纹,连珠纹带内为缠枝花卉纹:三朵盛开的大花呈“品”字形排列,每朵大花旁各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辅助,花间枝叶缠绕。细审纹饰,可发现其不同于一般花卉纹的“千花一面”,而是每一朵花均呈现不同特点:其一初放,花形团如绣球,花瓣边缘未曾全展,花中央顶端一扇形纹样,“扇”顶缀小圆珠,似瓣似蕊;其二绽开,花瓣边缘略翻卷,中心的扇状花蕊显露分明;其三盛放,花形向外,花瓣边缘翻卷明显,似莲花,花蕊被展开的花瓣略遮挡。大花附属的陪衬小花苞也各有姿态,一个花瓣包裹得紧,一个花苞略大,还一个似绽开了一瓣。此镜上的几朵花,开放次序错落有致,与自然生长的花儿无异。整个铜镜质地精良,模范细腻,纹饰布局合理,疏密得当,繁而不冗,富丽而不艳俗。   一、涉案铜镜的年代断定   该铜镜表面大部附着结实的埋藏土,金属上有一层薄薄的绿色锈。露出铜质处可见铜色银亮闪黄,结合其窄平镜缘、缠枝花卉及连珠纹饰,可初步断定为宋金时期遗物。因镜体大且沉重,镜钮符合金代同类铜镜的特征,故断为金代更合理。此外,通过检索著录资料发现与此镜纹饰相同者,具?w如下:吉林省吉林市郊哨口金墓出土铜镜,直径21.9厘米,镜缘有刻款“汤池县”,《吉林出土铜镜》中名之为“宝花纹镜”[1];大连市金州区民主广场出土的铜镜,直径21.9厘米,厚0.75厘米,重1.13千克,边缘刻款“盖州建安县官押”,名之为“缠枝牡丹纹镜”[2];河北省唐县出土的铜镜,直径20.8厘米,缘厚0.7厘米,重1250克,称为“三花枝镜”,上刻“东京巡院”及花押[3]。这几面相似铜镜,均有明确刻款,综合分析刻款的信息,均可断定为金代铜镜。   二、“三瑞花镜”相关问题研究   (一)相似铜镜归纳   研究发现:铜镜纹饰中,不仅有与涉案铜镜纹饰完全相同者,还可归纳出与之不同但本质相似的一类。这类纹饰稍显简约,无钮座,减省了大花朵旁的花苞,边缘用弦纹装饰。如旅顺博物馆所藏“三花镜”,镜形是八菱花形,径14.0-15.1厘米,缘厚0.4厘米,重337克,缘有刻款“贵德州□”[4]。又如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瑞花纹菱花镜”,直径15.3厘米,厚0.4厘米,重340克[5](图1.2)。再如国家博物馆所藏“缠枝牡丹镜”,圆形,直径12.7厘米,重250克,窄卷边,花卉纹外围有三周弦纹,接近弦纹内,刻有“真德州验记官押”七字[6](图二,3)。其中,辽博所藏铜镜即各著录中所称的“芙蓉花镜”,但其构图花朵并非荷花或木芙蓉,而为合欢花。合欢花在辽宁地区及胶东民间,一直被讹称为“芙蓉”。这类缠枝花卉纹叫作瑞花纹,它提炼了合欢花与牡丹叶所构成,寄托了宋人祈盼吉祥富贵和合美满的愿望[7](为了方便讨论,下文将上述所有铜镜归为一类,统称为“三瑞花镜”;纹饰区分为两型:体量厚重、纹饰繁缛者为A型,简约流畅者为B型)。而所有“三瑞花镜”的纹饰都具有如下突出特点:第一,布局为三分“品”字形;第二,主题是结合了合欢花与牡丹叶的瑞花纹;第三,三朵花各不相同,呈现次第开放的景象。   (二)两型铜镜的特点剖析及年代推测   A型三瑞花镜基本可确定为金镜,因铜镜检验刻款从大定八年(1168年)起到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8],故几面铜镜的铸造时间不晚于泰和四年(1204年),涉案铜镜未经除锈清理,不排除其也有验刻款。B型三瑞花镜除辽博所藏定为宋代,其余均定为金代。仅辽博所藏者发表了图片,且在展厅展出。观察辽博所藏镜,说其为宋镜确有一定道理:银灰中微泛黄,铜质细腻精良,镜型呈菱花花瓣转折自然,纹饰主题是宋代所创缠枝花,风格清雅秀丽。而另外两面铜镜亦尺寸较小,镜体薄,重量轻,刻款应为宋镜入金后加刻官府验记(尤见国博藏镜,刻款七字分成三部分穿插于纹饰之间)。《宋代铜镜分期初探》中介绍,菱花形镜北宋晚期出现较多,“纹饰多花团锦簇,富贵多样。……花卉装饰更具线条性、更加写实……花卉形状和花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