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桩核系统对薄弱根管修复后牙体抗折性能影响
不同桩核系统对薄弱根管修复后牙体抗折性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薄弱根管后的牙体组织抗折性能。方法:选择30颗近期因牙周病完整拔除的上颌尖牙,自唇面釉牙骨质界最低点的冠方2 mm处截冠,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模拟临床情况,预备各颗成薄弱根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颗。A组采用DUO—LINKTM双固化树脂行薄弱根管重塑,D.T. Light post纤维桩及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行桩核修复,B组采用镍铬铸造合金桩核修复。桩核修复完成后,两组均行镍铬金属全冠修复。自凝塑料包埋后,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实验牙的抗折强度,记录读数并观察修复体断裂模式。结果:A组与B组的最大载荷分别为(495.6±76.2)N和(283.5±61.1)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产生可修复性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46.7%与1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薄弱根管的保留修复中,树脂重塑、纤维桩及树脂核的使用可提高修复后牙根的抗折强度及降低根折的发生率,有利于此类根管的保留和再次修复。
【关键词】 桩核系统; 薄弱根管; 根管重塑; 抗折性能
口腔临床上常见由于因根管未发育完全、重度龋齿、过度的根管预备及或重复根管治疗等原因而导致的根管牙体组织严重缺损,根管壁过薄,根管内剩余组织非常薄弱[1]。此类根管内没有足够的牙本质支持,经桩核冠修复后易发生根折,给临床修复工作带来困难。传统的铸造桩核和预成纤维桩树脂核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桩核系统,而哪种桩核系统更适合这种薄弱根管的修复还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比较D.T.Light Post纤维桩系统及镍铬合金铸造桩核对上颌尖牙薄弱根管修复后的抗折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口腔医师临床修复薄弱根管的残根残冠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D.T.Light Post纤维桩和根管预备钻系列(Bisco,美国),DUO—LINKTM双重固化树脂(Bisco,美国),UNI—ETCH酸蚀剂(Bisco,美国),ONE—STEP光固化粘接剂(Bisco,美国),Light—Core光固化树脂(Bisco,美国)。镍铬铸造合金Ni—Cr(松风公司,日本)。
1.2 离体牙的选择与制备 取自近期(3个月内)因牙周病拔除的无龋、外形完整的30颗上颌尖牙,于10倍放大镜下观察无釉质发育不全及表面裂纹,去净牙根表面残留的牙周组织,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置于0.9%生理盐水中室温保存。用金刚砂片在位于离体牙唇面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最低点的冠方2 mm处[2],垂直牙体长轴喷水降温切断牙冠,常规拔髓,ProTaper根管锉(DENSPLY,美国)预备根管至F3,工作长度=断面至根尖长度—0.5 mm,过氧化氢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交替冲洗,吸潮纸尖干燥根管,Thermafil热塑牙胶(DENSPLY,美国)充填根管,磷酸锌暂封,生理盐水室温保存[3]。
1.3 实验牙的分组与制备
1.3.1 分组 随机将30颗实验牙分为A、B两组,每组15颗。A组使用D.T.Light Post纤维桩系统、DUO—LINKTM双固化树脂及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行根管重塑、纤维桩及树脂核修复,B组行镍铬铸造合金桩核修复。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颗牙的根长、唇舌径、近远中径,各组实验牙根长、唇舌径、近远中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3.2 薄弱根管的制备 首先,使用#1016球形金刚砂车针(KG Sorensen,巴西)扩大预备截冠平面以下约9 mm处的根管,保留根尖部4 mm左右的牙胶封闭区;然后再使用大一号的#3017球形金刚砂车针扩大预备根中1/3段,约为截冠平面下5 mm处的根管,管壁厚度为均匀1 mm。
1.4 实验牙的预备 A组:使用UNI—ETCH酸蚀根管后,均匀涂布ONE—STEP粘结剂于根管内及D.T.Light post纤维桩表面,吹干,光照10 s。注入DUO—LINKTM双重固化树脂于根管内行根管重塑,分层填入以使气泡排出,直至树脂完全充满根管。插入纤维桩于根管内,轻压5~10 s,去除溢出的树脂后,光照40 s固定纤维桩。在牙体组织及纤维桩表面均匀涂布ONE—STEP粘结剂,光照10 s,Light—Core光固化树脂分层塑核。常规进行牙体预备,围绕牙颈部一圈预备出肩台,预备后的牙本质肩领高1.5 mm,肩台宽1 mm,核部高度为6 mm,使用平行研磨仪控制聚合度为5°。取模,制作蜡型,镍铬合金铸造冠修复,确保最终的全冠修复体形态基本一致。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各全冠后,置于37 ℃蒸馏水中保存24 h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