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灌溉模式下新型缓释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土壤养分运移影响
不同灌溉模式下新型缓释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技术配合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配合缓释肥处理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肥料利用率,对马铃薯的产量构成、土壤养分运移均有一定影响;膜下滴灌技术配合缓释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比常规灌溉施肥提高12.07%,在马铃薯关键时期土壤养分运移发挥重要作用,速效磷、速效氮分别比常规灌溉施肥提高11.5%、15.5%。膜下滴灌技术配合缓释肥不仅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还可节约水资源,并降低肥料量过大造成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新型肥料;马铃薯;养分吸收;经济效益;灌溉模式
中图分类号:S157.4+1;S532.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130-03
收稿日期:2015-01-05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重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编号:GCNT-LN-13);辽宁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3215001)。
作者简介:赵颖(1967―),辽宁沈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高效复种研究。E-mail:1984838601@。
通信作者:何志刚,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高效复种营养调控研究。E-mail:hezhigang1227@126.com。水分和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影响作物生长的2个重要因素,合理灌溉和施肥是作物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1]。马铃薯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粮菜兼用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第四大粮食作物[2-3]。马铃薯在辽宁省西部地区被大规模种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该地区水资源及其匮乏,农业干旱频繁发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凸出;与此同时,辽西地区马铃薯生产施肥量偏高,远超过其生长需求,导致生产成本提高,既影响了经济效益,又因化肥施用过量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传统马铃薯生产中多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和一次性基肥的施肥方式,这2种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且需要很多劳动力,难以满足马铃薯集约化生产的要求[4]。邓兰生等研究表明,水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水肥利用率,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5]。缓释氮肥不仅能够满足高产优质的需要,作为作物全生育期肥料一次性基施,还具有节省追肥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减少肥料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6]。
目前,国内外对马铃薯的研究大多单方面研究其水分或缓释肥,关于膜下滴灌配合缓释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新型缓释肥料与膜下滴灌技术应用于马铃薯大田生产,研究不同灌溉方式配合缓释肥的效果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膜下滴灌技术和新型缓释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3年3月28日至7月3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小庄子乡进行。试验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南部(119°34′E~120°31′E,39°59′N~40°37′N),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9.8 ℃、平均无霜期176 d、多年平均降水量652.5 mm。该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十分适于种植马铃薯。试验地耕层土壤为草甸土,土壤pH值6.7、碱解氮(N)145 mg/kg、速效磷(P2O5)116.8 mg/kg、速效钾(K2O)145 mg/kg、有机质15.5 g/kg、全氮(N)0.86 g/kg、全磷(P)1.42 g/kg、全钾(K)25 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中薯5号。供试肥料含尿素(N)46%、普通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50%。常规马铃薯复合肥(N 18%、P2O5 10%、K2O 15%),尿酶抑制剂(DMP),磷素活化剂(植酸酶)。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处理1:常规灌溉施肥,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施用复合肥1 500 kg/hm2(N 27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225 kg/hm2)。处理2:常规灌溉+缓释肥料,与处理1等养分,施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环境资源研究所自制肥料(尿素587 kg/hm2、普通过磷酸钙1 25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尿酶抑制剂DMP 8 g/kg、N和磷素活化剂植酸酶2 g/kg,P通过吸附剂加入肥料中混匀后制成)。处理3:滴灌施肥,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施用复合肥1 500 kg/hm2(N 27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225 kg/hm2)。处理4:滴灌+缓释肥料,与处理3等养分,施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环境资源研究所自制肥料(尿素58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