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中鬼狐书生形象探讨
聊斋志异中鬼狐书生形象探讨
作者简介:熊安林(1989-),女,汉族,四川泸州人,学生,文学硕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摘要:《聊斋志异》中的鬼狐书生形象个性鲜明,自成一体。他们在总体上体现着作者蒲松龄不同的感情和寄托:鬼书生多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和作者自况,是作者科举失意的写照,而狐书生体现了作者思想中超脱的一面,是作者对自己理想中的书生形象的寄托。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狐书生,形象,蒲松龄
蒲松龄以他的如椽巨笔写成《聊斋志异》,成为我国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历来长盛不衰,研究者多把目光投放于作品中的女性狐鬼花妖,而对男性鬼狐形象的研究相对薄弱,鬼狐书生形象更是鲜少有人提及。其实,男性鬼狐特别是鬼狐书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聊斋志异》中,同样倾注了作者的心血,承载着作者的寄托。因此,本文拟对《聊斋志异》中的鬼狐书生形象作一点简单的探讨。
一、鬼狐书生形象概述
据笔者统计,《聊斋志异》中存在狐书生形象的篇目有19篇,涉及鬼书生形象的计有6篇,分别是《叶生》、《褚生》、《司文郎》、《于去恶》、《素秋》和《周克昌》。作品对于鬼狐书生的塑造,多从其思想、个性、行为谈吐入手,且大多精雕细琢,浓墨重彩,塑造出一批鲜活生动的鬼狐书生形象。
总的来说,鬼狐书生形象各异,难以一概而论,若一定要界定他们的身份,那就是他们在各自的故事中往往以普通书生的形象出现,忙碌于读书、拜师、写文章、交友等等各种事情,在某种场合,突然告诉人说自己原为“异类”,或鬼或狐,而以“人”的形象在从事书生的活动。然而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鬼书生和狐书生的塑造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寄托的理想旨趣也大为迥异。
二、鬼书生――现实世界的折射和作者自况
蒲松龄19岁时就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而文名大噪,可惜命运弄人,虽然他以后一直热衷科举却始终未能得志,只是在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因此把沮丧、悲哀、愤懑的感情假借谈鬼说狐发泄出来。他笔下的鬼书生,无一不饱尝失意落第的艰辛与困苦。怀才不遇、抑郁而死的叶生说:“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而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直言困于场屋并非文章不好,而是命运不济,这其实正是作者的心声。
然而作者虽然自怜自叹命运捉弄,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命运,因此他在塑造鬼书生时,难免会对科场考官冷嘲热讽,批判揭露。鬼书生于去恶生前就是因为所遇非人,难以得志,死后继续参加阴间科考,不料又遇到昏庸无能的考官,只得感叹说:“数十年游神耗鬼,杂入衡文,吾辈宁有望耶?”几十年不学无术的游神、耗鬼都混杂在考官当中,还能指望谁会慧眼识珠,提携自己?诚然,将书生科举失意的矛头仅指向科场考官,显得还不够深刻,但却真实地折射出作者和众多像作者一样怀才不遇的文士的愤懑心情。
蒲松龄一生困于科考,抑郁不得志,因此在文章中嬉笑怒骂,口诛笔伐,然而,他毕生追求科考,似乎在其心灵深处,对中举始终抱着一线希望,青云直上的为官生涯是他刻骨铭心的梦想,因此在他笔下,鬼书生们在历经波折后大都得到了比较圆满的结局,作者现实中圆不了的梦想,在虚构出来的异类世界里一一实现。
例如鬼书生叶生虽然自己不得志,却苦心教导丁公的儿子,并把自己的习作让丁公子拿去应考,结果中了举人,也算寄托他人勉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褚生做鬼时痴迷于科考,没能功名及第,作者让他转世后替陈孝廉去参加考试,中了举人,用一种非常婉曲的方式让他得偿所愿。很显然,这是作者作为一个落第秀才在另一个世界里求得的心理平衡,在幻想中得到的自身价值的肯定。
总而言之,《聊斋志异》中鬼书生形象的塑造,与作者蒲松龄落魄沉沦的一生是密不可分的,现实的沉浮坎坷、忧愤不平,结织成了他笔下命途多舛的鬼书生形象,而对科举考试割舍不掉的眷恋和对功名的渴慕,又使他不由自主地为鬼书生们安排一个个镜花水月般的美妙结局。但这种美满毕竟只不过是作者愁苦无聊之中的一种自我抚慰、自我抒解而已。
三、狐书生――理想和超脱
如果说鬼书生形象是现实世界中作者科考失意心态的写照,那么从狐书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心中另一片理想的桃源之地。
狐书生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与人交往,结成知己,作者笔下的这一行为活动充满了理想色彩。由于相交往的人类多为士人,狐书生自身也多是儒雅之士,他们博学多识,志趣高雅,《娇娜》中的狐书生皇甫公子居室“处处悉悬锦幕,壁上多古人书画”,而且极为聪慧,过目成咏,跟孔生学习两三个月后便“命笔警绝”,完全是一位浊世佳公子的形象。不同于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猜忌、隔膜,狐书生与士人之间往往能很快找到共鸣,结为知己。狐书生胡四相公与张虚一初次见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