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券商投顾反思
一位券商投顾的反思
临近年终,股市行情展现一缕曙光,安静的投顾群慢慢热闹起来。这里都是各家券商的投顾,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投顾业务刚开展时,大家自嘲为?丝投顾群,如今,网络语言越来越发达,似乎描述券商营业部?丝投顾们的生活,“关灯吃面”一词更为贴切。
我在一家中型券商的深圳某营业部做投顾,也是这个投顾群的一员。当初从IT专业小硕毕业后,带着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毅然走向万人羡慕的金融行业。因我是农村家庭出身,求学生涯异常艰苦。如今,工作三年有余,感觉生活又回到了原点。
初出茅庐
对于投资顾问来说,三年时间不算长,但我已饱经沧桑。2007年,在上证指数5500点时,连K线都看不懂的我,接受了股市魔力的感召,纯粹的投机心理,带着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所得的3万元进入股市。短短一年后,我已经赔了两万,这是我给股市交的第一笔学费。
记得当时中国平安也从101元跌到了历史最低的19元,如今回想起马总(马明哲)当年亲口说,平安股票值170元,只觉得自己当时过于单纯,听信了很多所谓牛人的话。后来,我才渐渐知道,他们都管这些研报和观点叫做讲故事,只是内行看逻辑,外行看结果。
然而,我并没有被这最初的失败打倒。2009年,毕业进入券商营业部后,还是有些激动。尽管这只是一家中型券商的一个中型营业部的IT部门,我做的还是自己从事IT研究以来最低级的工作。因为有梦想,所以不觉得失落和辛苦。记得我的第一件工装是件蓝色衬衣,领导们常讲“当年进入券商,发的衣服是金领的,证券当时也是金领行业;后来改成白领,而现在变成纯粹的蓝领”。
当时,营业部每周至少都要搞两次股市沙龙,不定期会有技术派高手们的讲座。作为一名IT人员,我帮忙布置会场,顺便可以免费听课。这些课的学费都是五位数的,以前知道在券商和银行钱就是个数字,但见到这么多人甘愿花那么多钱听课还是第一次。
就这样,我从技术分析开始了股市研究。三个月后,我被调到另外一家营业部任IT经理,主要从IT技术角度服务一帮权证客户。在那我见识到了技术分析的魅力,也第一次见到5万元的账户一天可以打900万的交易量,而行情好时,100万的账户每天可稳赚10个点以上。
这些客户与我年龄相仿,却个个是百万富翁,这也深深刺激了我。于是,我每天不厌其烦地拜读、研究《证券操盘技术》、《缠中说禅》、《幽灵的礼物》、《亚当理论》、《波浪理论》、《趋势交易法》等技术分析为主的书籍。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已经入门,并找到了方向。
2010年4月,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后,我所在的营业部的一名高手,用纯技术手法超短线操作盈利11倍,也让我感觉到梦想在慢慢靠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用纯技术手法指导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操作股指,结果我们仅用一周就赔到开不了仓。通过这一次,我认识到,天使与恶魔仅一念之差。于是,我用自己的积蓄补偿了朋友,从此也不再指导他操作。
即便如此,我也没有丧失对成功的渴望,但认识到了战胜市场的难度:技术分析只能成就一小部分人,同时还要靠运气,靠个人条件和性格。真正的分析师应该是,通晓国内外经济状况、政策导向,只是用技术分析去选时。
接近真相
作为一名投顾人员,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我已进入第二个阶段――唯我独尊,霸气外露。而对于基本面的研究则仍处于第一阶段――遇强则弱,遇弱则强。通过对海量研究报告的通读,我对基本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的职业生涯也进入第二阶段――分公司投资顾问。
那时,投资顾问制度刚刚推出,各家券商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所在的财富中心,投顾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采用了“一大带四小”模式。作为资历较浅的投顾人员,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盘前通读各家研报和国内外经济要闻,盘中盯盘结合实盘去验证、去思考,晚上则要不厌其烦地去复盘、去总结,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很多其他日常工作。
刚到新岗位任职一个多月,我和我的团队就接到了一个噩耗――投顾们要在半年内提佣签约3亿资产客户,这还是讨价还价争取到的宽限(原来是要求三个月)。开始时我还很积极,因为虽然拿不到提成,但只要佣金不要太高,签约服务关系可以算作自己的服务资产,作为将来晋级的资本。记得当时,我的第一单签了一千万左右的资产,但是没有提佣对公司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投资顾问类似的业务,早在本世纪初大鹏证券最早有过尝试,但为何时至今日才迟迟推出?为何结果同样做不出业绩?更值得深思的是:本应以服务为本的券商行业,受市场投机、券商定位、制度缺陷和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制约,得到的却是最恶劣的口碑。
借鉴了国外券商百年的发展基础,没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青出于蓝,却固步自封于曾经的失败,的确让人感到悲哀。在恶劣的口碑下,各种基金产品却漫天飞舞,而作为营销前线的营业部,从老总到员工都感到压力山大,当然最苦逼的还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