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摘 要:在山东褐土传统农业种植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小麦产量最低。从产值和纯收益分析结果可见,施氮量为180kg/hm2分3次均施处理的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20kg/hm2分3次均施处理,不施氮肥处理的产值和纯收益最低。分析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可知,氮肥分3次施用高于氮肥分2次施用的处理,施用比例为1:1:1的处理高于施用比例为1:3:2的处理。
关键词:氮肥运筹;小麦;氮肥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S512.0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9―0053―04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小麦一玉米轮作体系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氮肥投入比较多的作物。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但施入过量的氮肥又会降低肥料利用率,导致土壤酸化,多余的氮索会造成水体污染等严重问题。对于氮肥的施用技术前人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很多科学观点如“小麦胎里富”、“三追不如一底”“一炮轰”。近些年来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田间施用氮肥量普遍较大,连年的大量投入,土壤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氮肥在土壤中速溶、易淋失,许多专家提出了“氮肥后移技术”。研究适宜的氮肥施用技术对于目前生产条件下的小麦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选在青州市高柳镇廉颇村,当地是传统农业种植区,属于粮食高产区,以不施用氮肥做对照,设置不同氮肥用量水平和不同基追比例,以期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的增产效益和氮素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该试验地块位于鲁北平原南部,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641.5mm,水浇条件良好,干旱时采用地下水浇灌。供试土壤为褐土,质地为轻壤土。土壤性状测定采用常规农化分析法。试验前采取耕层土壤(0―20cm)样品进行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碱解氮84.8mg/kg,速效磷25.4mg/kg,速效钾139.9mg/kg,有机质1.74%,pH值7.17。冬小麦品种为横观35,播量105kg/hm2,氮肥用尿素(N46%),磷肥用过磷酸钙(P2O512%),钾肥用加拿大产氯化钾(K2O60%)。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7个处理,氮素用量设0,120,180kg/hm23个水平,设置不同基追比例(见表1),各处理磷钾肥用量一致,氮肥分基肥(2008年10月9日)、返青期(2009年3月20日)和拔节期(2009年4月9日)3次施用,全部磷肥和钾肥基施(2008年10月9日)。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30M2。
小麦于2009年6月12日收获,收获前未遇到恶劣天气,各处理小区均未出现倒伏。收获时考种计产,采集每个小区有代表性的植株样品,分秸秆和籽粒两部分,80℃烘干至恒重,粉碎过2mm筛,制成样品,测定植株中氮的含量。
数据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DPS V2.00普及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分蘖数及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增加氮肥用量,对小麦的基本苗数无影响,但提高了小麦的分蘖数和收获时单位面积穗数。在施氮量一致的情况下,氮肥施用方式的不同对小麦的分蘖数和单位面积穗数有一定的影响,氮肥分3次均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形成指标效果最好。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增加氮肥用量,提高了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生理学指标;等氮量水平处理间穗粒数差异不显著;所有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显著。
2.3 经济产量分析
从表4可知,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处理4和处理7)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23.7%、27.2%,3次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处理3和处理6)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处理2和处理5)小麦产量最低。从产值和纯收益分析结果可见,施氮量为180kg/hm2分3次均施处理的小麦产值和纯收益均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20kg/hm2分3次均施处理,不施氮肥处理的产值和纯收益最低。
2.4 氮肥养分利用率分析
从氮肥利用率计算结果(表5)看,氮肥分3次施用利用率高于氮肥分2次施用的处理,施用比例为1:1:1的处理氮肥利用率高于施用比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