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黑土带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问题及解决对策
东北黑土带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中国东北地区利用黑土地优势资源进行农业深化改革,先进科技技术与传统耕作方式结合,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受地区环境及耕作习惯影响,存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等问题。在促进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的背景下,重视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调节农作行为、升级信息科技技术,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东北黑土带;农业非点源污染;农产品进出口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23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作为全球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农业非点源污染不但给环境与人类带来危害,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和第一产业经济的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针对其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环境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东北黑土带地区的气候、环境、习俗等因素,以及不当的施肥行为和耕作习惯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交互作用,形成了非良性循环,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产品对外贸易产生了不良影响。
1东北黑土带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来源
东北松辽平原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地带地区之一,是中??最重要的粮仓。2012年,第二次农业普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东北三省总耕地面积约2 1763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33%,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94%,产量占125%,单产是国家平均水平的134倍,而其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成为重点问题。落后的耕种行为及不成熟、不全面的技术使用,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兽禽粪便、水产养殖、农作物废弃秸秆、农业废弃塑料薄膜、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土壤变更流失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农药、重金属等有机、无机污染物及土壤颗粒等沉淀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2东北黑土带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的问题
由于不合理的耕种习惯、落后的耕种技术以及政府的不全面重视,导致了东北黑土地带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而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不断增加含量与种类,给东北农业发展及相关产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和问题。
21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氮、磷的指标过高,使水生态系统物种失衡,藻类等疯长,影响水质、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的使用。2016东北三省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见下表。
2016东北三省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表单位:mg/L检测元素1黑龙江肇源水质1黑龙江黑河水质1吉林延边圈河水质1辽宁铁岭朱尔山水质氨氮(≤10)1085(Ⅲ)1-1-1210(劣Ⅴ)高锰酸盐指数(≤6)1441(Ⅲ)1740(Ⅳ)11152(Ⅴ)1-总有机碳1-1-1-1-注:Ⅰ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2农作物产值和产量降低
大量非点源污染物通过降雨(雪)、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渗透等方式,伴随水资源流入农产业带,其中包含大量的磷、氮、重金属等,而过量的磷与氮会使作物抗病能力下降、秆叶纤细、生长不良、难以高产。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农作物体内,使农作物产值和产量降低,并成为了非纯绿色农产品,影响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销售。
23致病因素进入食物链
农作物在未处理得当、存在致病微生物的水资源下生长,可能携带致病因素,进入食物链中,被人体食用,导致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来自受污染的蔬菜,而硝酸盐是国内外公认的三大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城市垃圾、污水和化学磷肥中的汞、砷、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重要的致癌因子;有机氯农药在人体脂肪中蓄积,诱导肝脏的酶类,是肝硬化肿大的原因之一;长期食用有毒农作物还会产生习惯性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脱发、体弱等隐形症状,引发各种癌症等疾病。
24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受限
由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农产品受到很大限制。就国内而言,非绿色合格农产品,将无法通过各国农产品入境条例要求,如具体体现在俄罗斯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要求符合俄罗斯联邦国家的安全标准,并且这些“安全标准”正在逐年提高;从中国进口的主要贸易产品均需要经过俄方复杂的检疫检验过程和申请程序。受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农作物,将增加了贸易国限入的概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