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认同策略研究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认同策略研究
摘要: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策略有:满足群众利益是实现认同的经济基础;宣传是实现认同的舆论基础;思想动员与改造是实现认同的观念基础;教育是实现认同的认知基础。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认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04-02
中国共产党历经90多年的历程,不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其如何从一个弱小政党获得广泛社会认同,进而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本文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形成的认同策略及其内容特征。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策略与旨向,深刻地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意义。
一、满足群众利益是实现认同的经济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立起广泛的社会基础,能获得多数农民的支持和认同,是基于对农民物质利益诉求的正确认识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的。1934年毛泽东曾极其富于洞见的指明,中共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1](P.138-139)。所谓的“为群众谋利益”,不仅包括在实际生活中,群众的吃穿住行、柴米油盐等诸多问题,还包括乡村教育、疾病医疗卫生等众多方面,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为农民谋求利益的理念和策略,才能在广大农村,建立以党为主导的乡村利益分配机制。
中国共产党满足群众利益的涵盖面非常广泛,最关注的是群众经济利益。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不仅让农民得到土地所有权,甚至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以颁布土地法和颁发土地证等方式来消除农民内心的不安。在土改过程中,党还带领群众进行了没收地主的财产、斗浮财、挖地财等行动,农民从中获得了直接利益,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还办学校、修马路、为群众修房屋等。中共群众政策灵活机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抗日时为动员全民抗战,也保护了地主富农的利益,调动起所有人的抗战热情。根据革命阶段的特殊需要进行策略调整,既满足了现实需要,又获得了多数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支持。
将党的革命目标与农民的利益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满足群众利益的基本宗旨和方法。尽管中共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但并非简单的利益满足,而是巧妙地将革命目标与阶级意识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需求结合,以建立党在群众中之威信,将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及解放思想等渗透到农民的心里。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没收与分配是以阶级划分为前提的。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阶级革命话语也成功地渗透到乡村社会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阶级成为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要素,并成功支配着革命时期中国的乡村社会。
二、宣传是实现认同的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革命”的国家宣传战略,并制定了针对受众特点而进行灵活宣传的原则与方针。1926年,党的《农民运动决议案》指明宣传“当以农民实际生活痛苦为出发点”,要贴近农民实际生活;针对乡村中普遍存在的,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背离的“迷信及宗教伦理道德关系”等问题,提出“暂时附和群众迷信形式”的权宜之计 [2](P.144-145)。可见,中共很早的时候已经确立了有步骤、有方法的宣传战略,对乡村传统文化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不正面冲突,而是顺应民众的现实心理,在不触动其原有的乡村神话传说和乡土信仰的基础上,将共产主义的宣传附会上去,力求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渗透与改变。
针对农民文化层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简短浅白的标语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宣传策略的主要特点之一。当时大别山区的山歌、民间小调等在群众中颇流行,中共便用此方式进行宣传,效果显著。此外,中共认识到农民文化程度低,制定的宣传口号都简短易懂。如土改时期的“穷人要翻身,就得闹革命”、“打倒土豪劣绅,实现耕者有其田”等。另外,生活实践中,还利用戏剧、刊物、标语、唱快板、说书、艺术晚会、漫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令群众潜移默化地认同了阶级革命观念。
中共宣传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称赞农会所的宣传成效时就说,在这样短时间内“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1](P.35)。这些宝贵的宣传经验,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不断的被进一步更加灵活、更加广泛的运用和传播,将星星之火的中国共产党之理想与理念,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到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
三、思想动员与改造是实现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派出所校园防欺凌方案.docx VIP
- 汽车钢板弹簧后悬设计答辩--公开课件设计.ppt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9课 数据传输有新意 教案.docx VIP
- 7氯丁橡胶总结.ppt VIP
- 华为HCIA-GaussDB GaussDB应用开发 H13-911考试题库-下(判断、填空题).docx VIP
- DB37T5072-2016山东建筑工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资料-全套资料表格word.docx VIP
- DB37T5072-2016山东建筑工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资料-全套资料表格word.docx VIP
- DB37T5072_2016山东建筑工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资料_[全套]资料表格word.docx VIP
- 一年级拼音书写四线三格.docx VIP
- 军民航防相撞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