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山草果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docVIP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山草果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山草果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山草果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摘要:山草果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作为中国特有种,主产于滇西北及四川西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地区。由于生境范围极为局限,种群数量稀少,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原产地的老百姓采集作为香料资源利用,使该种的生存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历来对此研究的较少,本文对山草果的资源状况、分布现状、生境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山草果;马兜铃科;濒危;保护      山草果(Aristolochia delavayi Fr.),也称贯叶马兜铃,是我国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特有植物;根据《云南种子植物名录》,除山草果外,还有一变种小花山草果(山蔓草、山胡椒Aristolochia delavayi Fr. var. micrantha W. W. Smith),但《云南植物志》中已将其归并。山草果主产于滇西北及四川西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地区海拔1580-3000米区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则把该变种称为山草果、山蔓草。山草果全株具有酷似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的浓郁香气。根据资料,草果中具有浓郁辛香味的成分是反式-2-十一碳烯醛,而这种成分在山草果中含量竟高达94.23%,大大超过了在草果中的含量。在当地,广泛用作食品香料,能够有效去除牛、羊、鱼、猪等肉类的膻味和腥味,是一种十分特殊的食品调味剂,在民间已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此外人们还利用其叶作芳香健胃药、增进食欲和用于治感冒,疟疾等作用。      1 植物形态特征      蔓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无毛,有辛辣气味,具块根,暗褐色,须根6-8条。叶薄纸质,卵形,排列于茎之一侧,长2-7.5厘米,宽1.4-4.5厘米,先端顿或短渐尖,基部心形而抱茎,具短柄或近短柄,叶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具油点;基出脉5-6条,在两面突起,尤在背面更显。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0.7-1.2厘米,花被长4-6.5厘米,基部膨大成球形,直径3-5毫米,向上收缩成窄圆筒形的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长圆形,长1.5-2厘米,具有平行脉纹,外部淡黄色,内面紫红色;花药卵形,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六棱;合蕊柱粗,顶端6裂,基部下延成波状圆环。蒴果球形,直径约1.5厘米,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室间6片开裂;果梗长约3厘米,下垂;种子多数,三角状心形,表面布满瘤状突起,腹面下凹成舟状,种脊突起,花期4-6月,果期7-9月。      2 生物学生态习性      山草果现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中甸、宁蒗、鹤庆以及四川省西南部的木里等地金沙江及其支流的部分河谷中。分布海拔为1200-3000米,生长地区气候干热,年均温度约17-19℃,年降水量约500mm,并多集中于雨季(7-9月)。生境范围极为局限,在分布区内常集中成片状发布,但种群数量稀少。它对土壤环境要求十严格,一般仅生长于山坡裸岩上,根扎于半风化的石灰岩裂隙内。      3 保护及开发价值      早在50年代末期,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的云南省和四川省西昌专区经济植物普查中,就发现山草果是一种有潜力的香料资源,并收入了1972年出版的《云南经济植物手册》,但此后一直未做深入的研究。近来对山草果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更确信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辛香香料植物。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和作者的前期调查,本种极难栽培,人工种植后很难成活。目前没有实现人工栽培成功的报道,而原产地的老百姓仍然采用采集天然生长的植物作为香料资源用或作商品销售,使该种的生存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目前,该种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对其开展研究具有广泛的价值。      4 现存资源状况      通过到云南省主要的植物标本馆,包括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云南大学标本馆、西南林学院标本馆等处查阅其馆藏的山草果标本后发现:这些标本馆中的山草果标本不仅数量和地点极为有限,而且采集时间也比较早,例如: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采集记录的年份分别为:1949年、1952年、1983年、1986年、1987年。这些信息可从一个侧面提供山草果濒危现状的信息。   通过对所有文献纪录的地点进行实地在调查后发现: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分布范围在日益缩减,一些原来记录的标本采集地点已经很难找到这种植物的分布,有的即使能找到其数量也很少、并且生长在十分偏远的地方。通过市场调查和农户访谈了解也到了解山草果的数量在逐渐减,很多当地人也已经不知道当地有这种植物的存在。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该物种将陷入灭绝之境地。      5 濒危原因分析      探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