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家庭传统教育及其当代意义.docVIP

中国优秀家庭传统教育及其当代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优秀家庭传统教育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优秀的家庭传统教育及其当代意义   摘 要 我国的家庭传统教育,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千年发展,很多优秀的教育习惯和方法至今仍在传承与发扬,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传统教育在当代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和谐以及高尚情操的培养,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家庭 传统 教育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36-02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承担着众多的社会职能。而教育,就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二字合意,盖为年长者应以身示范,施之影响,幼者则模仿学习,最终将年幼的孩童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在我国,家庭是最基本最稳固社会细胞,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当中,家长总结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较为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   我国古代时候,家长会根据孩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实行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婴孩时期“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到六岁之时,“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与让”,即教之礼仪;“九年,教之数日”,学会计算日期;“十年,外出就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咏诗、舞勺,成童,舞象,学设御”,此即在十岁之后学习文字,数学和六艺等;“二十二冠,始学礼”,学习礼仪规范;“三十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即成家立业,学习、交友等;“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独立应付世事。   由此可见,我国家庭教育内容相当广泛,学习的时间较长。那么最终培养出的子女在言行上,落落大方,动静有度,举止规范;德道上,勤俭节约,和善友爱,尊老爱幼。   一、中国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   我国的家庭教育,拥有着优良的传统,诸如注重孝道、注意家庭成员的和睦、重视对孩子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坚持教子必先治家等。这些家庭教育方式和习惯对于后世起到了典范作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下面例举几则我国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   其一:孝道。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家庭当中,奉养父母,敬老爱幼等都是典型的尽孝之道。孝以家庭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古人在家庭教育当中就非常注重对孝的教导,如《孝?》上讲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这以将不孝敬父母长辈,当做是大不敬的罪过。而上到君王之孝,应以“不敢恶于人,爱敬尽于呈亲,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下至庶人之孝,则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无论地位尊卑,都要注重行孝。孔子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以事亲,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行”;《礼记?中庸》记载“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可见,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和提倡孝道。孝不仅是人的最高道德,而且有利于家庭和谐,成员关系的稳定。   其二:勤奋学习。我国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知识的学习亦是特别注重,无论家庭条件如何,都望送子女去私塾学习一二。古时关于勉励的格言不胜枚举,例如在《论语》中就有“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博学于文”等。又如在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也有不少鼓励孩童刻苦学习的话句,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些古人故事,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动的表明了作者希望学生能够像故事中的主人翁一样,从小立志,少壮努力,苦读自强。   其三:五伦之道。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十分重视五伦(即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和朋友)的正面作用。有关家庭教育典籍中不乏对家庭人际关系的记载,如《左传》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而在教育的方式上,多是强调教育子女应严中带慈,不能一味溺爱,“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父母对子女过多溺爱,而无严教,就会让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善恶不分。   五伦当中关于家庭内的人际关系,要求了成员要各尽其道,安守本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并要经常自我反省,改正不足之处。同样,对于朋友关系这样在家庭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典籍中也不乏如“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等语句,可见朋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是有莫大帮助的。另外还有如何保持和增进彼此的友谊建议,如《家戒要言》提出:“师友当以老成庄重,实心用功为良。若浮薄好动之徒,无益有损,断断不宜交也”。与好友共处的时候,也是自己不断向他人学习的时候,久而久之个人的修为也提高一个档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与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