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诗词曲抒写离愁别恨常用方法归纳
中国古诗词曲抒写离愁别恨的常用方法归纳
摘 要: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交通不便,音信难寄,于是羁旅行役人思归,闺妇思夫,中国古典诗坛上便多了一种抒发相思别情的诗。这些诗歌因其表意的真切,情感的幽咽缠绵,表现手法的独特丰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文整理归纳了古典诗词歌赋抒写离愁别恨常用的几种方法:想象、日暮之景、衰飒秋景、月、比喻、夸张、谐音双关、迷蒙烟雾、长亭等方法。
关键词:中国 古诗词曲 抒写 离愁别恨 常用方法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原野上流淌着一条相思河,这条河源远流长,从每朝每代每个天涯海角人的心河里流出,从“诗三百”流来,流过“离骚”,流过“汉乐府”,流过“唐诗”、“宋词”、“元曲”……它悠约缅邈,潆洄盘旋,清泣悠咽,如怨如诉……
“悲欢离合总无情。”古代社会交通不便,音信难寄,于是羁旅行役人思归,闺妇思夫,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相思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般难分难弃,引得多少代人感叹唏嘘。我们不妨将这方面作品拿来赏读,却不期发现古诗抒写相思别情另有绝招,姑且称之为“神来之笔”。笔者分析如下,以讨大家之正。
一、借想象抒写思念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思维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将会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是遥迢的路途似乎消失,思念的人则会“如期而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P。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j矣,云何吁矣!
――《诗经?国风?卷耳》
这位采卷耳的妇女,才采了浅浅一筐就坐在路边想起在外的丈夫了,她想象丈夫驾车登山,饮酒遣怀,思念自己,最后马儿疲病,仆人病到,何等?j惶。通过想象将思妇的殷殷牵挂,忧心忡忡之状生动再现出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江城子》
“悲莫悲兮生别离。”“不思量,自难忘”,不思是思,思何甚!思念如山泉汩汩,自溢难禁;思念的人如秋风秋雨中枯枝败叶,憔悴消损。梦中相逢,泪眼向对。“料得”三句,又设想亡者肠断月明之夜,亡者如此,生者何似!“明月夜,短松岗”,化景为情,其情何堪!每读至此,感人泣下。
类似的诗句:“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些想象是合情合理的,抒写的都是人之常情,朴质不矫作。古人云:“古诗贵朴质,质朴则情真。”故能感人。
二、以日暮之景点染思情
对故国故土的眷恋是旅居异地之人的一大情结。“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这是多么强烈的思归之情。也许正是暮霭残照,迷离淡烟之温馨静谧,点染了游子对家园的情愫;也许正是暮归的鸦雀牛羊让游子徒生眼羡,才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才有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断肠之句。日暮烟波之恍惚迷离与乡愁悠悠相因相依,相含相吐,乡关何处,乡愁何甚!又一次日薄西山,漂流异乡的游子,踟蹰傍路,无家可归。本应日暮则归,然日暮不归,反衬妙极。
三、以衰飒秋景烘托思情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群雁辞归,远行人触目伤怀,因景添愁。“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在这里动用几种最能表现秋意凄清的意象:碧远的天空、飘零的黄叶、一阵紧似一阵的西风、南归的大雁、经霜红叶,恰好折射出崔莺莺“心中之秋”――离愁别恨。“泪染霜林”一笔,更是至情所致。这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秋之怆凉衬托人心苦怨。“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
四、以禽兽能归反衬人之不能归
“黯乡魂,追旅思”这是多少游子的心理共鸣,然而自然界总是无情地刺激他们敏感的心。屈原在《哀郢》结尾处抒写对故国的怀恋:“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怀恋,以禽兽尚能怀恋家园反衬自己无法回归的深重悲哀,于是“狐死首丘”执着的家国之思一代代流传下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女子思念远游之人,以鸟兽知归来反衬人不如物,此种感情读来令人回肠荡气。类似诗句还有“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五、借“月”抒写相思
“月”以其清远高洁之貌,娴雅幽静之态,倍惹人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融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