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楚汉帛画中线条艺术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楚汉帛画中线条艺术探究

中国楚汉帛画中的线条艺术探究   摘 要:帛画是指在古代的绢、纺、纱、绉等丝织物上进行的一种古老绘画形式,这些帛画几乎都是以线为造型的手段,有些是用纯线,有些与晕染相结合,但最终都离不开线。按照所画物象的不同,线条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有粗有细,刚柔兼济。楚汉帛画从整体上来说,标志着我国绘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线条;帛画;楚;汉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长河中,有一种古老的独立画种――帛画。“帛”字从白从巾,白亦声。“白”本义为“虚空”。“巾”指布条。“白”与“巾”联合起来表示“顶级布条”。帛画是指在古代的绢、纺、纱、绉等丝织物上进行的一种古老绘画形式。就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帛画来看,大分部都出自于木椁墓中。这些帛画几乎都是以线为造型的手段,有些是用纯线,有些与染相结合,但最终却都离不开线。中国自古就对线条的运用十分讲究,对于线的运用从史前美术中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社会中的人把线条看成了符号的代表,通过这些用线条刻画的符号来记录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等,这些符号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文字以及装饰纹样。中国古老的帛画艺术中的线条就体现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中,仰韶文化出土了很多以线为主要装饰手段的陶器,例如三文鱼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鱼石斧彩陶缸等,这些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线体现出了原始艺术中线条的粗犷、古朴、稚拙以及厚重,随着“青铜器时代”的到来,商周时期对线条的运用就更加广泛。早在孔子《论语》中就曾提到过“绘事后素”[1],同样《考工记》中也曾记载过“画缋(绘)之事”[2],都揭示出勾线和设色是绘画的两个基本特征。唐代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提出过:“古人画云(白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湿绢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3]。”由此把线条的运用推向了极致。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也曾说过:“线实际上就是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旋律等有决见律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情感。”由此可见,线条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处于一个极高的位置,人们在不断追求线条在画面中的美感。帛画中的线条在绘画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帛画的出现与原始社会的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巫术是原始社会先民在对自然的崇拜下产生的,古代巫术文化中对于鬼神魂魄的信仰,无不体现着人对于生死观的特殊理解,尤其是作为覆棺的帛画,更是作为这类巫术行为、意识的典型体现。根据考古出土的帛画来看,湖南、湖北、甘肃、山东发现较多,广州和吉林也有发现。   1949年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被誉为世界现存最早的帛画之一,其质地为平纹绢,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上画有一贵族妇女侧身作合掌祷告状,以天作为画面背景,画面既分为了左右两部分,同时又呈现出了上、中、下三层,画面左侧是一条被人们称之为“龙”的由下向上蜿蜒的爬行动物,画面右侧人物的头顶上部出现一只昂首奋飞的“凤”,人物脚下是“一弯月形物”,画面中各种物象均以单纯的铁线勾勒,就整幅画面来看线条虽然略显稚拙,但是仍能表现出画面物象的生动,尤其是通过用线勾勒出的衣纹更显华丽感,突出了此妇人的高贵地位。落到地面上的袍裾,前端上翘,其形状类似于花瓣似的卷云,用线表现出了袍裾在空中随风飘摆的律动感,笔力遒劲而古拙。饶宗颐曾评价此画说:“此帧全用线条勾勒人物与动物,韶秀清劲。此时期线条所表现的骨法用笔,有高度造诣,生动之笔触成为画面主要元素。具见绘画者如何工于控制手笔,大有后世所称‘高古游丝描’之手法,流露出轻茜雅丽之快感。”   1973年5月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同样出土了另外一张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相比较而言,《人物御龙帛画》的构图更加饱满,画面中的物象比较多,且更加繁杂,画面上画了一名侧身的贵族中年男子,穿着长袍,人物的神情潇洒自然,头顶华盖,乘坐舟形的巨龙飞向天国的场景,舟形龙尾部立一鹤,龙身下画了一条鱼,预示着龙游水府。从《人物龙凤帛画》到《人物御龙帛画》,不得不说线描的水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此画同样是通过勾勒和平涂的方式加以表现,画中人物比例适中,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清楚地看到人体的结构,画者开始尝试去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部位的形与质。画中人物面部的线若隐若现,极其精致,而描绘人物衣着的线条则是行云流水,犹如春蚕吐丝,表现出墓主人在天河中缓慢行驶时衣袖随风飘动的感觉,就整幅画面来看,线条遒劲挺拔、刚健有力,而且更加追求写实感。人物驭龙的缰绳用线有力紧绷富有弹性,以及由于人体上升所出现的衣褶的扭曲,都让人感到了一种上升的律动感,华盖的流苏和人物的冠带都显示出了天风疾驰的快感,这无一不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