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语言学模式翻译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语言学模式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
摘要:中国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是以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引进为契机发展起来的一条重要途径。伴随着对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引进,中国翻译研究者们在20世纪的后20年开拓了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使其迅速替代了传统语文学翻译研究的主导地位,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较为扎实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基础,产生了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由此形成一定规模,并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中基本上占据了中心地位,在20世纪的后几年至今,又在文化模式的翻译研究的挑战之下,调整和拓展自己的研究。??
关键词:语言学派;翻译研究; 文化学派?ぶ型挤掷嗪牛?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7)05-0070-05??
Abstract: The linguistic??approach translation study in China, motivated by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roduced from some western countries, star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and grew into an important approach dur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from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1990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lid foun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the linguistic school,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study has acquired a dominant role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approach, as a result, has been losing popularity. However, the quick rise of the cultural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study in China by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considerably challeng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and the latter took up the challenge by making adjustment and greater effort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nguistic approach; translation study; cultural approach?お?
1.引言
根据历史的划分,我们所处的时代应该叫做当代。而按照理论形态的划分,中国翻译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明显有别的类型,即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大概来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翻译研究从研究方法、理论渊源、理论形态等多种层面,都显示出一种不同的形态,这种情况与中国社会科学其它领域颇为类似,我们大致可将之定位于传统阶段,也有人称之为语文学范式的研究(吕俊,2001)。80年代之后,中国翻译研究中虽然没有出现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但种种事实表明,它已逐步进入了现代阶段。在很大的程度上,这种现代性的追求就体现为一种科学化的倾向,以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为代表。
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范式指的是关注语言和文本本身的研究,它注重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试图探讨翻译的本质,总结双语转换的规律,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观照与解释翻译的一种研究路径。
纵观这二十多年来的语言学模式的翻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概是和语言学本身的发展和西方译论中语言学派的发展有着有迹可循的联系。大致来说,这个历程是从字比句对的句法层面的技巧讲解到以语义学为基础的、内容和形式二分的研究,后来,语篇层面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语用学在翻译研究中引起了新的研究动向,重视交际效果和译文功能的研究得到发展。此外,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理论与翻译研究都有结合。
2.中国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模式的发端
中国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被视作发端期。80年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