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治疗干眼病临床研究概况与述评
中西医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研究概况与述评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有关中、西医治疗干眼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方法:总结干眼病产生的原因并收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干眼病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结果:中、西医在治疗干眼病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方法更多,尤其中医治疗更是显示出其较好疗效,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临床疗效。结论:中医或西医治疗干眼病都有一定疗效,但中医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尤其中西医结合更能够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比单用西药效果会好,应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干眼病;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1.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026-03
干眼病是眼科门诊相当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干眼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部干燥、异物感、畏光及视力模糊或视力波动,眼皮紧绷沉重等不适,重者可引起视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失明。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美国65~84岁的人群中,14.6%(430万)的人患干眼病。我国目前尚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基于目前的卫生条件及环境状况,其发病率可能更高,所涉及的人群更广泛。
1 干眼病的常见病因
干眼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诸如基于免疫炎症反应的干燥综合征,更年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及长期应用眼科药物对泪膜的损伤。目前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日益兴起,手术后引起的干眼病越来越多。另外,长期工作在空调开放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里也可引起干眼病状,如大楼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或办公室眼病综合征(offlee eye syndrome,OES)。经常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或活动,比如经常使用电脑,在荧光屏前工作和阅读的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在黑暗的房间看电影、驾车等可引起瞬目间隔期增长,暴露的眼表面积增大及瞬目频率减少,使泪液的蒸发加速而致干眼。吉红云等人观察干眼病患者持续睁眼10~20s时其功能视力的变化,他们模拟生活中因凝视物体瞬目减少情况下的视功能情况即功能视力。观察正常对照组(非干眼病组10人)和干眼病组(非sjogron综合征患者10人)日常最好矫正视力和功能视力。并观察他们专注时如阅读和行视野检查时的瞬目频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功能视力没有改变(P=0.098),干眼病组由1.15±0.15减少为0.69±0.08,专注时的自然瞬目频率亦减少(P0.01)。推测日常从事专注性工作时干眼病患者的视功能会受损。许多亚l临床无症状性干眼患者在上述情况下会出现干眼病状。具体病因见于以下几种。
1.1 泪液产生减少 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泪液减少的疾病包括: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Riley-day综合征)、泪腺发育不全(先天无泪腺)等。获得性泪液减少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外伤等。化学烧伤、放射损害和泪腺的手术切除破坏泪腺组织引起泪液分泌减少。抗组胺药、抗蕈毒碱药等可影响泪液分泌。淋巴瘤、白血病以及肉样瘤、淀粉样变性、血色素沉着等疾病亦导致干眼病的发生。
1.2 黏液缺乏 引起黏液缺乏的疾病或药物有:维生素A缺乏,Steven-Johnson综合征,眼类天疱疮病,慢性结膜炎,沙眼,化学烧伤,抗组胺药、抗蕈毒碱药等。
1.3 脂缺乏 睑缘瘢痕、眼睑炎症、双行睫可引起脂缺乏。
1.4 泪液膜扩散损害 常见原因有睑内翻、外翻、缺损,角膜硬化症,瞬目减少或缺失(神经性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麻风、上提肌收缩、创伤)。另外,翼状胬肉和睑球黏连等结膜异常疾病和眼球突出均可导致干眼病。
2 干眼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干眼病最常用的就是人工泪液点眼。早期的人工泪液有生理盐水、明胶液、石蜡油等,这些液体的黏度低,水分只能在结膜囊内保留3~10min。以后又使用甲基纤维素液、纤维素胶等纤维素醚类,以增加黏度,减慢泪道的排泄和蒸发,但湿润结膜囊的时间也不长。60年代使用了聚乙烯醇液,可使结膜囊湿润时间延长,但重症需经常滴用。后来采用了泪然一类的由几种物质合成的人工泪液。70年代末,开发出了能在结膜囊内停留时间长的“泪液”,称为“缓释人工泪药膜”。根据人工泪液滴眼后保持眼表湿润时间长短,将人工泪液划分为5代。张汉承在聚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加入维生素A、B2、B12、C、蜂蜜、中药等。改变传统人工泪液仅是眼表加水以保湿的治标作用,为最新一代人工泪液。
2.1 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输送于目,使目受滋养,从而维持正常的视觉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