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企业集团崛起五点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部地区企业集团崛起五点建议

中部地区企业集团崛起的五点建议   面对东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当“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写进“十一五”规划时,中部地区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部区域崛起的关键是要有一大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来支撑。因为大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它包括如下三个含义:第一,大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中最具规模效益的部分,也是其中效率最高的部分。第二,大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结构优化的主体。第三,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主力。因此,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培育与发展一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对于促进中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中部企业集团现状分析      1.中部地区企业集团数目少、规模小。中部地区企业集团数目少,主要表现在:2002年全国有企业集团2627家,中部六省合计351家,仅占全国企业集团总数的13.36%。在中部六省351家企业集团中,山西省39家,河南省112家,湖北省44家,湖南省38家,安徽省70家,江西省48家。企业集团在全国所占比重远低于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22.5%的水平。中部企业集团规模小,主要表现在:2002年中部六省的企业集团资产总值为10048.74亿元,只占全国企业集团资产总值142538.27亿元的7.05%。中部企业集团平均资产为28.63亿元,而全国企业集团平均资产价值为54.26亿元,由此可见,中部地区企业集团的平均资产规模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76%。2005年,在中国企业100强中,中部六省只有7家企业入围,即东风汽车公司、郑州铁路局、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200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中部企业集团也只有52家,仅占总数的10.04%。   2.中部企业集团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弱。目前,中部企业集团在体制、机制、管理和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少企业集团资本运作制度还停留在僵化的政府主导型投融资制度上,企业集团自我主导型的投融资制度尚未形成;企业领导制度还停留在僵化的行政任命制度上,企业集团职业经理人的自我选择制度还没有形成;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组织还是管理层次过多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上,而向面向市场的“倒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还未形成;营销制度还停留在“橄榄型”的生产主导性理念上,注重市场与研发的“哑铃型”的市场主导型理念尚未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停留在“铁饭碗”的人事制度上,科学化、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新产品研究开发力量弱,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长,等等。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企业很难随着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很难消化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也就更谈不上主动地创造市场、扩大市场。   3.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中部企业集团科技投入偏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据统计,2002年中部六省企业集团的研发费用为69.15亿元,研究开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1.37%。国际经验表明,研究开发经费占营业收入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显然,中部地区企业集团研究开发费用严重不足,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低,难以提高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与发展中部企业集团的建议      针对中部企业集团数目少且规模小、竞争力及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现实情况,中部地区必须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发展和培育一大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部地区培育与发展大企业集团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点加快培育与发展具有中部产业比较优势的大企业集团。中部地区应该通过管理创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产业与科技的有效结合,加快发展一大批具有中部产业比较优势的大企业集团。例如,在高科技信息产业方面,应重点发展以武汉光谷、烽火通信、华工科技、湘计算机、铜峰等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在生物制药产业方面,应发展以寰西、羚锐、健民、九芝堂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企业集团;在汽车产业方面,应重点发展以东风汽车、江铃汽车、江淮汽车、华丰汽车等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以武钢、马钢、安钢、太原钢铁、湖南华菱钢铁、江西铜业、株株冶炼厂、铜陵有色金属等钢铁企业集团及有色冶金企业集团;在山西省应利用煤炭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大同煤矿、山西焦煤等企业集团;在机电产业方面,应重点发展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远大空调、洪都航空、江钻等机电企业集团;在能源产业方面,应重点发展岳阳石化、巴陵石化、青山石化等石化企业集团及三峡水电、葛洲坝等大型水电企业集团。在农业方面,应重点发展双汇、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