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梦十夜》看夏目漱石的爱情观
摘 要:《梦十夜》是夏目漱石1908年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作品,也是夏目漱石少有的幻想性文学著作之一。其中《第一夜》《第五夜》《第九夜》以梦境的方式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在控诉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夏目漱石对爱情的诠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三个梦境来展示夏目漱石的爱情观。
关键词:第一夜 第五夜 第九夜 爱情观
夏目漱石(原名金之助)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激变的社会环境、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渊博的学识造就了他敏锐而深刻的思想。夏目漱石一生著作等身,他的作品类型丰富,有讽刺批判社会的,有细致剖析人的心理的,也有表达自己内心的希冀和渴望的。《梦十夜》是由十个精心构思的梦境组成的随笔性短篇小说,各个梦境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尽相同。其中,《第一夜》《第五夜》《第九夜》是与爱情相关的梦境,表现手法和叙述角度不同,但却表现出作者对完美爱情渴望的一种爱情观。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三个不同的梦境并结合夏目漱石的个人经历来总结归纳夏目漱石在《梦十夜》中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
一、第一夜
《第一夜》运用明快的语言创造出了浪漫的意境。讲述了年轻女子与“我”在生死离别之际相约百年之后再会的故事。年轻女子预感到自己死亡将至便嘱咐“我”说:“我死了以后,请把我安葬了。用大的珍珠贝壳挖一个墓穴,再把天上落下的星尘碎片立为墓碑。然后,请守候在墓旁,因为我会回来与你相逢。请为我守候一百年。”女子去世后,“我”一直信守诺言在墓边等候,日夜轮回。正当怀疑被女子骗了的时候,突然从女子的墓碑长出一朵百合,百合正是女子的化身。相信时光永恒的“我”邂逅了浪漫的爱情。
在《第一夜》中夏目漱石所运用的修饰性语言非常柔美,包括对主人公的描述以及对故事发生场景的描写。首先看一下描述年轻女子时候的语言。在文章开始形容女子容貌时说“女子的长发披散在枕上,轮廓柔美的瓜子脸点缀其中。白皙的脸颊泛出温和的血色,嘴唇自然也是红色”。女子去世时写道“女子的双眸合上了,修长的睫毛中流出的泪水垂落于脸颊”。夏目漱石的这些描述应该是自己心中完美女性的一种诠释吧。虽然是写女子的死亡,然而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凄凉反而是唯美。此外,就连埋葬女子的部分都显得那么纯粹和美好。年轻女子去世后,“我”按照女子的嘱咐“走到院子用珍珠贝壳挖墓穴。那块珍珠贝壳边缘尖锐,又大又光滑。掘土的时候,月光照在贝壳背面闪闪发亮。周围有一股湿润的泥土味道。墓穴不久就挖好了。我把女子安放在其中,轻轻撒上柔软的泥土。撒上泥土的时候,珍珠贝壳的背面反复映射着月光”。此处的描写仿佛将埋葬女子看作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丝毫没有显现出“我”有任何悲伤。这是对爱情坚定不移的信仰、对爱人执着不变的坚守。“我”的叙述声音与有限视角的设定增加了梦境的神秘气氛与迷幻色彩。
最终梦境以浪漫的结局收尾。“我”的坚守最终等来了女子化身的百合来相聚。百合是纯洁、庄严、高贵的象征。夏目漱石之所以选取百合这一意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吧。表现出作者对高贵爱人和纯洁爱情的渴望。
二、第五夜
夏目漱石的《第五夜》以略带古典主义的悲剧笔触讲述了发生在神话时代的凄美爱情故事。梦境中的“我”参军不幸战败成为俘虏,在投降和不屈服中“我”选择了后者,临死之前请求与朝思暮想的恋人见最后一面。敌人大将的要求是恋人需在鸡啼之前到达。然而尽管“我”的恋人敏捷地跃上马背飞奔而来,但在黑漆漆的路旁响起鸡啼声时恋人和马一同坠入万丈深渊。
在分析这个梦境时,有很多学者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将“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作为主题,这也不无道理。此处笔者将把爱情作为主题分析。在死亡面前“我”毫无畏惧,是铁铮铮的硬汉。但内心最期待的就是能够见到恋人,说明“我”也有柔情的一面,也是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在《第五夜》中夏目漱石对“我”的恋人也进行了比较细致地描写。比如,“恋人正牵出一匹系于后院橡树的白马,轻抚了三次马的鬃毛,敏捷地跃上高高的马背。那马既没有马鞍也没有踩蹬,恋人那修长雪白的双脚蹬了一下马腹,马儿一溜烟飞奔出去”“恋人仍反复用修长的双腿蹬着马腹”“恋人的长发宛如幡旗在黑暗中飞扬”……“修长的白腿”“飞扬的长发”都是夏目漱石期许的恋人形象。在《第一夜》中“我”不怕时间漫长坚守着墓穴等待和爱人的相聚,“我”是付出的一方。而在《第五夜》中为了能够见“我”一面,恋人不辞劳苦、不惧黑夜果断地骑马飞奔而来。这里刻画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形象。“我”的恋人能够为了“我”而做出牺牲。当然,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惋惜的。与战乱时代相悖的爱恋注定没有好的结果。不过正是因为悲壮的结局才更加凸显了一种奋不顾身的爱情精神,以生命的终结实现了爱之力量的伟大和感人。
三、第九夜
夏目漱石的《第九夜》有一种苦涩晦暗的基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