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AA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温阳生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疗效较好,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夹瘀证;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09.0.0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为再障,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临床中较为常见,以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感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AA可分为急性型(Acute aplastic anemia,AAA)和慢性型(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2种,CAA的发病和临床进展较慢,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AA,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液病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AA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男11例,女8例,年龄37~55岁,平均年龄47.2岁,病程7个月~13.5年,平均病程3.6年;对照组男12例,女7例,年龄38~53岁,平均年龄47.6岁,病程6个月~14.5年,平均病程3.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2]
①症状和体征:病情进展缓慢,贫血、出血程度较轻,可伴有感染、乏力、头晕等症状。②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速度较慢,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较急性再障者高。③骨髓象检查: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形态大致正常,至少存在1个部位的增生不良,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组织均匀性减少,脂肪细胞增加。④若病情急性恶化,则称为重型再障-Ⅱ型。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
脾肾阳虚夹瘀证:头晕,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色淡,无出血,或出血较轻,心悸,周身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欲低下,食少纳呆,大便稀溏,舌质淡暗,可见瘀点、瘀斑,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涩。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单纯西药治疗,给予环孢素软胶囊
4~5 mg/d,维持血药浓度200~400 ng/mL;十一酸睾酮胶丸40~80 mg,3次/d;司坦唑醇片2 mg,3次/d,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温阳生血汤治疗,具体如下:制附子9 g,肉桂3 g,菟丝子
15 g,淫羊藿15 g,杜仲20 g,补骨脂20 g,巴戟天
15 g,鹿角胶10 g,黄芪25 g,山药20 g,熟地黄
15 g,当归10 g,鸡血藤10 g,炙甘草6 g。1剂/d,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4]
①基本治愈:贫血、出血等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感染、乏力等伴随症状均有效控制或显著减轻,血红蛋白浓度恢复至正常(男≥120 g/L,女≥110 g/L),白细胞计数≥4.0×109/L,血小板计数≥80×109/L,随访≥1年无复发。②缓解:贫血、出血、感染、乏力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4.0×109/L白细胞计数≥3.5×109/L,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控制稳定,或仍有改善。③明显进步:贫血、出血、感染、乏力等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需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长≥30 g/L,且可维持3个月及以上。④无效:症状、体征、血细胞等指标均未达到明显进步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基本治愈4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中基本治愈1例,缓解5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