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税收制度基础知识教学文稿.ppt
《税收基础知识》
;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一)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税收的基本含义;; 即使是朝廷命官也要缴税;有人想偷税结果受到惩罚。这说明税收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国家征税以后并没有付给纳税人任何报酬,说明税收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 国家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不是随意的,说明税收具有什么基本特征?;①强制性;[案例探究]广州一出租屋主黄某因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便私下出租临时商铺,在03年至04年间共取得商铺租金收入34万元,从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司法部门以偷税罪起诉黄某,05年6月海珠区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黄某偷逃营业税款、城市维护建设税、出租房产综合征收税合计共20383.11元的行为,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问:从这个案例中同学们能体会到税收的什么特点?;;;[案例探究]2、2003年5月,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对遭受“非典”疫情严重的行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期限从2003年5月1日至2003年9月30日。问: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问:有人说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合作探究:;2006年6月,国家审计署对6个省区80个开发区的调查发现,2003年以来这些地区一共减免税123亿元,很多特殊政策导致了除正常减免税以外,税收流失65个亿。地方政府超出国家政策的规定给企业减免税收:
A.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B.违背了税收“取之于民”的要求
C.是地方政府争取投资的正常做法
D.违背了税收“用之于民”的要求;(2)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税收的基本特征; 注意: 税与费的区别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
费是指国家机关向有关当事人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服务,按规定收取的一种费用。;税与费的区别???要有以下3点:
??????? 1.看征收主体是谁。税通常由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收取;费通常由其他税务机关和事业单位收取。
??????? 2.看是否具有无偿性。国家收费遵循有偿原则,而国家收税遵循无偿原则。有偿收取的是费,无偿课征的是税。这是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 3.看是否专款专用。税款一般是由国家通过预算统一支出,用于社会公共需要,除极少数情况外,一般不实行专款专用;而收费多用于满足收费单位本身业务支出的需要,专款专用。因此,把某些税称为费或把某些费看作税,都是不科学的。;二、税收的产生
税收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
一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
二是国家的产生。
正如恩格斯所说,“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捐税是以前的氏族公社完全没有的。”;在中国,汉语的“税”最早见于《春秋》记载: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
古人造字,税从禾,从兑。“禾”制谷物,泛
指农作物。兑有两层意思:一是送达,二是《易经》
里兑是八卦之一,卦形“三”,含“水平”之意。所以,禾、兑结合成“税”,引申为公平、公正。;(一)我国税收的雏形阶段
夏、商、周是我国三个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税收形式采取贡、助、彻三种低级形式。
《孟子.藤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夏朝的“贡”:
据史籍记载,夏王朝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国家,它用贡赋形式向臣民进行征收,征收的原则:“禹别九州,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就是说,禹根据各地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征收收获量十分之一的税。;商朝的“助”:
助法是建立在井田制度基础上的一种田赋制度。在商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度,《孟子》说:“殷人七十而助”。据朱熹解释:以六百三十亩的土地,分为九块,每块七十亩,中为公田,八家共耕;外为私田,八家各授一区。纳税的形式,是使八家之力助耕公田,以公田所获交公。私田不再纳税。这种田赋的性质,《孟子》说:“助者借也。”实是一种借民力助耕的劳役地租。这种以租代税的形式实际上是对活劳动动的直接征收。 助法的税率,《孟子》说是十一税率,朱熹推算是九一税率。因为每家负担的是八分之一,即百分之十二点五,比十一税要高。;周朝的“彻”
《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是指周代田赋征收实行彻法,即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