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文献学知识对青年图书馆员专业提升重要意义
书法文献学知识对青年图书馆员专业提升的重要意义
摘要:古籍整理工作,尤其是涉及书画印鉴、碑帖拓片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对众多青年图书馆员来说可谓是一个难点。书法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书法文献的学问,是历史文献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碑帖拓本鉴定、文字沿革考据、书法史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众多青年图书馆员而言,掌握并熟悉书法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对于解决这个难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书法文献学;古籍整理;青年图书馆员;专业提升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58―03
一、书法文献学浅说
在当前国家规定的学科分类中,书法被归为艺术类,下设书法史、书法理论等学科。因此,书法文献学的学科定义显得比较模糊。书法文献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历代书法文献的学问,是历史文献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科分类中列出的书法理论类似,各大开设书法专业的教育机构亦多将其用这一学科名称代之,侧重的是与书法艺术实践活动相关的理论教学。但是,古人所做的一些和书法有关的学问,其实与今天的这种分类学科是既有交叉又有区别的,如对书法作品的内容考释、碑帖辨伪等就不能完全归入书法艺术理论或是实践的课程当中。也就是说,硬性的学科分类与现实的工作需要存在着不对称现象。书法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艺术性并不能概括其文化涵义的全部。随着我国古籍整理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书法文献学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和研究价值正越来越明显地得到体现。
书法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与书法相关的文献,是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古代帖学、金石考据学等传统学问在当今学科分类教育背景下的延伸,涉及碑帖拓本鉴定、文字沿革考据、书法史研究、书法赏评、书家评骘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避免的一环。试举如下:
1.碑帖鉴定
碑帖一般是古人习字或练习书法用的,也可用来补正史籍之遗阙等,但以前者为多见。古人练习书法讲究“取法乎上”,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前代碑碣往往多遭损毁,寻求早期拓本、好拓本就成了古代书家普遍偏好之事。一些文人墨客为得到好的碑帖拓本,往往不惜重金。传拓时间的远近使得拓本出现质量上的优劣,利益的驱使则造成了伪本的产生。人们在甄别碑帖时,往往需综合书体特征、史书记载、书法特点、碑文形制等多方面的内容,辨明真伪,考镜源流。如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书写的《云麾将军碑》(或称《李思训碑》),因年代久远,传拓者多,到清代的时候碑文已经很不清晰。清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家翁方纲见到此碑“‘序’、‘国’未损”拓本后,十分欣喜,跋曰:“李北海云麾将军碑最行于元季,因赵松雪晚年喜抚是帖,拓者如鲫,故石此时已磨剥不堪矣。是乃宋拓也,方具神采,足供我辈临池。可珍!可珍!”藏书家王文韶亦为之作跋称:“夔石藏《云麾碑》20本,以此为第一本也。《云麾碑》乃书中之鹤,清逸绝俗也。旧拓精致者稀如晨星,如此本,不可多得之物也。王文韶灯下记。”这些题跋为我们明晰“‘序’、‘国’未损本《云麾将军碑》”的拓本流传提供了可靠的佐证,它们也成为了今天书法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碑帖鉴别的过程与对古书籍的辨伪和版本考证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与书法艺术的实践或理论研究则相去甚远,其与文献学更为接近可见一斑。
2.文字沿革考据
古代书法艺术是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是书法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在楷书字体成为官方通行的文字以前,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其字体形态是不一样的,书法特点自然也就不一样。我国的汉字具有篆、隶、草、行、楷等多种书体,其中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草书又章草和今草之分,楷书则有行楷和正楷之分。不同时期的碑帖拓本或书法遗迹呈现不同的书法艺术形态。古人留下来的书法文献,是我们考证文字沿革,进一步判断书法年代最主要的证据来源之一。1965年,郭沫若先生根据考古出土的王兴之、谢鲲墓志上的书法,对与王、谢二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特点产生了质疑。他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的真伪》一文,引起轩然大波。多位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商承祚、高二适、赵万里、史树青、启功等等都参与到了这场大讨论中来,各位专家学者旁征博引,引用了众多前代书法文献材料和相关出土材料作为佐证。毛主席也就此事专门致函郭沫若,称“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而有关《兰亭序》真伪的争议至今仍存。“兰亭论辩”可谓是文化领域的一次大事件,而其起因实与书法研究有关,整个过程则体现了书法文献学知识在文献辨伪学中的重要性。
3.书法史研究
从当前的书法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于书法史研究的角度和切入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作品流传,有的侧重书法风格,但更多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