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的陆王心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朱理学与的陆王心学.ppt

第4课 宋明理学 1、时间:________________以来 2、原因: 一、儒学危机(理学形成的背景) 材料一:两汉后,儒家学者的研究专重文字古训,死守教条,将 现实世界里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天意,对下层百姓进行赤裸裸的 恐吓,以控制人心。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 的封建割据,战争连绵不断。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就 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 材料三:佛教提出了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的思考和关怀 的理念。如宣扬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 难,到来时寻求幸福。而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 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 信奉。此外佛、道逐渐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南朝梁武帝三 次出家,北魏太武帝崇道,以道士寇谦为国师。 1、两汉后,儒学日益衰落。 2、社会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儒 学失去信心,转而信奉佛、道。 3、佛教、道教迅速发展。 魏晋南北朝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 法,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 中之一。为铭记佛法传入之功, 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 白马相比,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 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 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可 以说是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知识扩展: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 阴阳五行之说与道家学说 的某些部分杂糅起来,形 成了道教。道教奉老子为 教祖,尊称他为“太上 老君”。 知识扩展:道教的发展 张三丰:明代著名道士,武当派创始人,冀川寥 阳人(今河北)精通丹术,著有《全丹玄要》三 篇。张三丰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包括太极拳法 和道家诗歌等。 知识扩展:道教的发展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三教合一 一、儒学危机(理学形成的背景) 材料:唐李白曾经隐居深山一心炼 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 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 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 “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相互吸纳,渗透,关系和谐 魏晋南北朝 1、“理学”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孔孟正宗,又贯通宇宙 自然和人生命运,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目的) 二、宋明理学 重点 道 佛 儒 佛 道 道 佛 道 佛 道 宋明理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二、宋明理学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 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 心儒学,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 的理学体系里。 尊称为“朱 子”。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 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1、程朱理学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 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主张:①“______”是世界的本原 ②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_____________,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__________ ③道德观:“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握理的方法“__________” (2)地位:官方哲学(_______以后)—— 考试内容(___朝)——统治地位(___朝) 二、宋明理学 理 道德伦理 人性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南宋 元 明 陆九渊名言: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 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 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二、宋明理学 2、陆王心学 二、宋明理学 2、陆王心学 (1)陆九渊: ①“______”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 “__________”(求理方法) (2)王阳明: 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 心 发明本心 据《年谱》记载,王阳明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 尚未分娩,父亲王华感到奇怪,怀疑是个怪胎。 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 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 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 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 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 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 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 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 话了。 王阳明名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二、宋明理学 2、陆王心学 二、宋明理学 2、陆王心学 (1)陆九渊: ①“____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