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77例,根据入院顺序及治疗方法分为结合组139例与对比组138例。所有患者均根据骨折类型接受相应手术治疗与功能锻炼,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7.83%、78.26%,结合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能够保证疗效,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髌骨骨折;膝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02
髌骨骨折[1]为四肢骨折、关节内骨折的一种,多数由于股四头肌异常强力收缩或受到直接暴力引起。髌骨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外固定治疗时间较长,推迟功能锻炼的时间。膝关节功能在恢复过程中较易出现障碍,主要包括膝关节内血肿机化[2]、髌腱痉挛等,直接影响了膝关节的活动质量。因此,治疗过程中做好髌骨骨折的固定及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7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X线确诊,符合临床关于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均服从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药物过敏、意识障碍及具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及治疗方法分为结合组139例与对比组138例。结合组男106例,女33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52±2.10)岁;
斜骨折26例,横骨折24例,纵骨折30例,撕脱骨折11例,粉碎骨折48例;钢丝固定术66例,张力带固定术30例,部分切除术43例。对比组男108例,女3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3.51±1.29)岁;斜骨折24例,横骨折26例,纵骨折28例,撕脱骨折15例,粉碎骨折45例;钢丝固定术67例,张力带固定术25例,部分切除术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骨折类型接受相应手术治疗与功能锻炼,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
1.2.1 手术治疗
斜骨折与撕脱骨折的患者单纯应用石膏后托固定,体位选取膝盖伸直位。横骨折与纵骨折的患者应用钢丝内与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患者包扎固定选用钢丝环与羊绒线;而下级粉碎性骨折患者首先将下级粉碎骨折块切除,然后应用8字型的钢丝将上级的骨折块与髌腱进行有效地缝合固定;手术过程中最大可能保护骨块与腱膜相连接的部分,充分将伸膝筋膜与损坏的股四头肌部位进行缝合处理并修复完善,最后行石膏后托固定方法(患者体位为膝盖伸直位)。
1.2.2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至少10次/d;外固定装置去除1周后,进行膝关节的保护性康复锻炼,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先托起小腿,再屈起髋部为直角,并向下推拉髌骨,缓慢减少股四头肌的拉力与小腿的托起动力;术后第3周,去除外固定装置,膝关节下方垫高,相应增加屈膝度,向下推拉方向为髌骨上方至下方,并同时进行伸屈功能锻炼,至少3次/d;嘱咐患者在可接受的运动范围内进行主动的膝关节部位的屈曲运动,1~2次/d。
1.2.3 中药治疗
术后1周口服活血化瘀汤,组方:柴胡11 g,赤芍13 g,苏木11 g,鸡血藤15 g,丹参14 g,当归15 g,白芍药、益母草各16g ,泽兰、怀牛膝、刘寄奴各10 g。术后2周改口服接骨丹,组方:冰片
7 g,血竭、赤芍、朱砂各15 g,地鳖虫14 g,桃仁、乳香、大黄、自然铜各29 g,骨碎补、雄黄各
30 g,没药、白及各31 g,麝香14 g,红花、儿茶、田三七、当归尾各12 g。水煎服,2次/d。待外固定装置去除后的第3周进行中药熏洗,组方:桑寄生19 g,海桐皮20 g,透骨草21 g,伸筋草21 g,川芎14 g,牛膝15 g,秦艽14 g,红花15 g,桂枝16 g,川续断21 g,鸡血藤22 g,五加皮23 g;放入水6 L,先于盆中浸泡半小时,再煮沸半小时,当温度降至65℃再熏蒸半小时,2次/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优:患者膝关节自由活动无限制,下蹲站起动作能自主完成且无任何障碍,膝关节活动的丢失度99°,膝关节活动的丢失度为30°;差:患者膝关节自由活动受到严重 限制,下蹲屈膝的角度6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