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农地流转困境实证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部地区农地流转困境实证分析

中部地区农地流转困境的实证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历经20余年的实践,该政策在沿海诸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中部地区的土地流转市场却依然不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发展。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根据实地调查获取的资料,对制约当地土地流转的因素作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流转;土地流转;农村土地;中部地区;江西赣州市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7-0246-05   李齐(1989―),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崔通(1989―),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李文婕(1989―),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李悦霜(1989―),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李茜(1988―),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天津300071)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我国处在由传统农业型国家向新型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农业劳动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而城市相比农村更高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民放弃土地耕作转而进城打工,这就使得一部分土地处于闲置或者撂荒的状态,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农村土地流转在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以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如今,土地流转已历经了26年的实践,其制度体系也日臻完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承先启后,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引向深入。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开展得比较成功,出现了诸如“南海模式”、“昆山模式”、“嘉兴模式”等一批成功的范例。这些地区通过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及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南海模式”的特点在于由股份合作组织直接出租土地或修建厂房再出租,村里的农民出资入股,凭股权分享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昆山模式”通过复垦获得一些非农建设用地的“额度”,土地转让权不全归集体所有,农民也可以“单干”,比起“南海模式”,昆山农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嘉兴模式”把土地流转中农民的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开创性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以后许多地方政府借鉴的样板。但是,在中部地区,土地流转却始终无法大规模开展。      目前,我国关于农用土地流转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收益、交易成本及制度规范等方面。朱明芬、陈文华(2001)在对浙江省农用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中发现,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合同契约不规范是农用土地流转的主要障碍。张照新(2002)认为,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了土地流转市场中供给相对少于需求,且地区间差异较大。钱忠好(2003)认为,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均衡状态,土地产品价格、土地经营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及土地经营的使用成本、交易成本等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既有正向作用,又有反向作用。杜文星、黄贤金、方鹏(2005)在对上海市、南京市、泰州市的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教育水平、非农收入、单位面积农业纯收益对土地流转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曹建华、王红英、黄小梅(2007)研究认为,一方面,目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整体很低, 主要是因为减免农业税和粮食补贴提高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但另一方面,土地流转租金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度。谭丹、黄贤金(2007)研究发现,家庭非农就业率是对农地流转影响最大的因素,农民的非农就业率的提高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包宗顺等(2009)研究发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巨大梯度差异,也对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率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中部地区是由于哪些因素的限制致使农地流转面临困境呢?为探究中部地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笔者于2009年7月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进行实地调研。      一、农地流转困境微观层面的经济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