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2014年稻瘟病重发谈今后防控对策改进
从2014年稻瘟病重发谈今后防控对策的改进
摘要:2014年稻瘟病在江苏全省偏重发生,局部大流行,自然发生程度为近30年最重,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分析了稻瘟病重发原因:水稻品种抗性下降,气候条件极其有利,部分地区防治质量不高,栽培措施复杂。提出了稻瘟病防控对策的“五个改进”:改进工作思路,加强协作攻关;改进监测办法,建立预警体系;改进防控对策,实施综合治理;改进用药技术,提高防治水平;改进服务方式,推进措施到位。
关键词:稻瘟病;重发原因;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8-0155-03
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是水稻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1],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威胁,尤其是破口抽穗期侵染引起的穗稻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2],病害流行区域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绝收[3]。受气候、水稻品种等因素影响,稻瘟病在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20世纪70年代,稻瘟病是江苏省的主要水稻病害,流行年份发病面积超过24万hm2;80年代起,恢复单季稻栽培制度,推广抗病良种,并加大了预防力度,病害流行程度和频率明显下降,发生面积控制在6.67万hm2以下。2014年稻瘟病在江苏全省偏重发生,局部大流行,自然发生程度为近30年最重,发病面积达到98.27万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3%,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笔者总结了江苏省2014年稻瘟病发生危害特点,分析了病害重发原因,提出了防控对策改进措施。
1发生危害特点
1.1发病普遍,程度严重
2014年,受持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影响,苗叶瘟在江苏丘陵、沿江等地区普遍发生。7月下旬普查丘陵、沿江、沿海、里下河及淮北地区感病品种上叶瘟病穴率为5%~20%,病株率为0.4%~6%,病叶率为0.2%~2%,武运粳24号、南粳9108等品种重发田块病叶率超过80%,并出现急性发病中心;全省叶瘟发生面积27.2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12%。9月中下旬各地均查见穗稻瘟,丘陵、沿江、沿海、里下河及淮北地区一般田块病穗率2%~10%,少数田块病穗率高达30%~95%,个别田块甚至绝收;全省穗稻瘟发生面积711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31%,其中病穗率20%以上的重发面积3.6万hm2,因穗稻瘟重发造成粮食损失12.56万t。
1.2后期穗瘟症状多样
稻瘟病在水稻上的发生部位不同,表现叶瘟、节瘟、叶枕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多种症状[4],一般年份以叶瘟发生为主,穗颈瘟、枝梗瘟相对较少,节瘟很少发生[2]。2014年水稻穗瘟病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枝梗瘟、谷粒瘟、穗颈瘟和节瘟都有发生,其中,枝梗瘟、谷粒瘟占穗稻瘟发生总量的60%左右,节瘟占30%左右,穗颈瘟约占10%,明显不同于往年。射阳县调查,0.67 hm2泗稻11号失治田块,平均病穗率100%,其中穗颈瘟占16.4%,节瘟占27.3%,枝梗瘟占50.9%,谷粒瘟占 5.4%。如东县普查,3.33 hm2华粳7号,病田率100%,平均病穗率50.8%(30%~95%),其中穗颈瘟占38.4%,节瘟占34.1%,枝梗瘟、谷粒瘟占27.5%;8 hm2南粳9108,病田率48%,病田病穗率平均11.2%(3%~60%),其中穗颈瘟占20.3%,节瘟占40.1%,枝梗瘟、谷粒瘟占39.6%。
1.3见病期早,扩展期长
苗瘟6月初在丘陵、沿江等地区秧田期即查见发病中心,叶瘟移栽后即普遍查见,始见期明显早于往年。如通州区7月29日普查,中粳稻叶瘟病田率60%,病株率4.1%,病叶率 2.1%。杂交籼稻及早熟粳稻8月中下旬破口不久即查见枝梗瘟及谷粒瘟,浦口区8月18日在杂交稻上始见病穗,始见期较常年早10 d左右。部分水稻灌浆达到一半以上甚至进入乳熟期之后,田间病情仍然不断发展、加重,东台市在武运粳24号等品种上查见许多“半籽枯”的穗颈瘟病穗。睢宁县普查,邱集镇Ⅱ优129水稻品种,9月3―4日发病田块 1.4 hm2,平均病穗率19.2%,9月9日发病田块扩展至 14.13 hm2,平均病穗率29.6%,9月18日发病田块扩展到16.87 hm2,平均病穗率35.8%。邗江区调查,杨庙镇扬粳4227品种系统田,9月23日病穗率42.5%,病指35.2,10月8日病穗率增至73.6%,病指增至68.8,15 d时间病穗率和病指分别上升了0.73倍和0.95倍。
2重发原因分析
2.1水稻品种抗性下降
肖丹凤等认为,稻瘟病菌分化能力极强,以及与水稻品种间的互作关系,使得稻瘟病菌的种群结构、生理小种容易发生变异[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