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舍语源角度浅论中国人理想建筑景观意象.docVIP

从舍语源角度浅论中国人理想建筑景观意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舍语源角度浅论中国人理想建筑景观意象

从“舍”的语源角度浅论中国人的理想建筑景观意象   摘要:本文从“舍”字的字典释义,起源,象形等语源角度出发,阐述了“舍”在中国建筑中的存在状态,最后论述了舍的文化内涵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人理想的建筑景观意象。   关键词:舍,建筑,景观      引言: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农舍,甚至牛舍羊舍,其中舍字多少带有简陋的含义,然而舍却又是中国文字中大雅的代词。精舍,雅舍,成为上流知识分子达官贵族的家居指代,而且舍在道教与佛家又占有极高的地位。舍字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极端,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舍字起源探讨舍字所蕴含的建筑与景观学意义。   一、舍字的起源   1.字典释义    (1)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同本义,舍,市居曰舍。    (3)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房屋(住宅);将适舍。?D《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舍之上舍。?D?D《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5)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6)营寨;营房   2.舍字字形解析    舍字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   二、“舍”在中国建筑中的存在状态   1.本义客舍。南朝乐府诗中曾有一南徐士子与自己“悦之无因”的女子相见而后相思成疾的故事,其中的相见之地便是“客舍”。还有我们所熟知的诗句:“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邑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中的舍也是此意。   文人雅舍。梁实秋先生曾有著作《雅舍小品》,而在梁之前雅舍就已成为文人们居家的指代;白居易也曾在自己的住所造景,并赋诗《官舍内新凿小池》。杜甫《客至》中写到“舍南舍北皆春水”,在表达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的同时也在暗示闲逸生活中的一丝单调与寂寞。这里的“舍”,是家的自称,指的就是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浮夸子弟的精舍。文人雅舍之外,也有被浮夸子弟称为精舍的奢华居室。陶庵公自言“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兼以茶淫枯虐,书蠹诗魔”。其中的精舍位居首位。   4.农人屋舍。宗白华先生曾在引用陶渊明《饮酒》诗后,分析了中国人的宇宙概念与庐舍的关系。宗先生从当时的起居条件出发,认为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从屋宇中得到空间观念,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农人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对于中国农人来说,其时间与空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   5.舍在佛学上的重要意义。佛家讲究“舍得”,佛教传入中国,佛家更是选择“舍”字作为重要佛教建筑的中文译名。精舍是佛家重要的建筑之一,开始的时候作为僧人讲道场所,后来就作为僧人长住的地方,其后逐步地设置佛像,就像佛寺了。今天以印度的精舍来看,以石窟寺为最多,其平面布局,中间作殿堂,四周有僧舍,并非石窟。   6.道家的舍。管子《心术上》中有言:德者道之舍也。《 淮南子》中更有:“何谓七舍?室、堂、庭、门、巷、术、野。”之句。这里的七舍,由近及远是内室、厅堂、庭院、门闾、巷道、大路和郊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城市的一套明确空间序列,即街―巷-院落-院-家(堂)这种由闹到静,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完整空间组织。   三、舍字中的理想建筑景观意象    1.舍的最初形态。《说文???部》:“舍,市居曰舍。从??,屮象屋也,囗象筑也。”段玉裁注:“《食部》曰:‘馆,客舍也。’客舍者何也? 谓市居也。市居者何也?《周礼?遗人》曰:‘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郑云:‘一市之间,有三庐一宿。’候馆及庐、宿,皆所谓‘市居曰舍’也。此市字非买卖所之,谓宾客所之也。    庐,孙诒让曰:“庐制最疏略,惟为长广之周屋,以便昼息。……无房室不可野宿也。”宿,孙诒让曰:“其制视庐加详,具有房室,可以夜宿。”候馆,郑《注》曰:楼可以观望着。即以楼房为馆舍。    可见舍的最初形态即“客舍”,是逐渐远离人口聚集地,在“国野之道”上以二十里为间距,渐次形制完备的一组房屋。这一组房屋依照距离远近添加住室,以及屯粮,以供人们昼夜休息。    2.舍的进一步转化:舍的文化内涵。到了《礼记?曲礼》中,将适舍的舍注为“主人家也。”舍已由客舍成为家的代称。但舍的景观意象仍有保留,如杜甫《客至》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中草堂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环境的清幽,景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