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不同时段降水为根据输沙模型初探
以不同时段降水为根据的输沙模型初探
摘要:分析了阜新县绕阳河韩家杖子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治理效益,并对年输沙量计算模型进行了推求,为计算无资料地区的年输沙量和无资料年份的流域年输沙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不同时段降水;效益分析;雨沙比;输沙模型
1981年以前,绕阳河流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重,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09t/km2,属中度土壤侵蚀地区。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受到很大影响。1981年水利部门在阜新市政府支持下大搞水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获得了明显的效益,仅粮食产量比治理前增加1.60-4倍,粮食产量的增加是个复杂的变量,涉及包括治理在内的许多社会经济因素,水土流失量的减少,相对来说也就是水土资源的增加,可促进粮食产量增加。本文以阜新县绕阳河韩家杖子水文站以上流域作为对象,对水土流失量的减少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自然地理简况
韩家杖子水文站以上流域包括务欢池、建设、塔营子、平安地乡及彰武县的哈尔套和四堡子乡的一部分,全流域面积668t/km2。该流域位于医巫间山的北端,流域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比较复杂。上游支流有务欢池河、鹞鹦河和顺发号河,务欢池河发源于骆驼山,顺发号河发源于南楼子山、大沙岭山,鹞鹦河发源于后沙不台山。全流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坡度较大。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形。本区含水和储水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全区多沙土、风积土和褐土,缺乏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低,抗冲蚀性能弱,固而面蚀严重,有冲沟发生。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46.30mm,风沙较突出,6级以上大风天数多年平均为70d左右,春季约40d,秋季约15d,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平安地乡、塔营子乡是西北风侵入的风口,风沙干旱尤为突出。
2 治理效益分析
效益分析主要从水文特性的变化分析流域特性的变化,从而说明流域经过治理之后减少的水土流失量。
2.1 流域降雨量的变化以流域平均降雨量表示流域的水气输送量,通过年降雨量多年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年降雨量并不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为了与年径流量的变化相对照,以1981年为分界,1980年以前至1956年,多年平均降雨量P1为452mm,最大年雨量出现于1959年,降雨量627mm,1981年以后至1993年,多年平均降雨量P2为413mm,降雨量减少9%,最大年降水量为1984年,年降水量532mm,均值和极值变幅并不大。
2.2年径流量的变化年径流量可以表示流域内地表水资源流失量,通过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多年比较可以看出年径流量的变化较大,1981年前后年径流量的变化比较明显。1980年前至1956年,多年平均径流深R1为46.20mm,等于30.90×10R6m3,最大的年径流深为1963年164mm,相当于年径流量109.60×106m3。1981年至1993年,多年平均径流深R2为13.60mm,相当于9.10×106m3,比1980年前多年平均径流深R,少了71%。该时期最大年径流深为1984年的36.20mm,从而看出1981年前后两个期间的年径流量的均值和极值变化都较大,而且年径流量的变化呈减少的趋势,变化趋势很明显。年径流量的减少,主要决定于2个因素,一个是降水量因素,另一个是流域水土流失量因素。径流量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也随降水量的减少而减少,年径流量的减少是由于降水量的减少,还是流域治理后的结果,可以从年径流系数的变化来说明,根据38年的降水径流量资料计算,1956-1980年流域平均径流系数α1。为0.09,1981-1993年流域平均径流系数α2为0.05,比1980年前减少了44%,说明径流量的减少并不是由于降水量的减少,而是流域治理的结果,因为两个时期的年降水量接近。
2.3土壤流失量的变化土壤流失量对于一个流域来说很难准确计算出来,本文用流域输沙量近似代替土壤流失量。从年输沙量多年变化过程可以看出1980年以前年输沙量较大,1956-1980年多年平均年输沙量L1为52.20万t,该时期的最大年输沙量为1963年262万t。1981-1993年多年平均输沙量L2为5.30万t,该时期的最大输沙量为1984年27.30万t。对比两个时期的输沙量,L2只为L1的10.10%;极值对比后期只相当于前期的10.40%。输沙量的减少也主要决定于2个因素:一是降水量,二是流域治理结果。该流域后期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降水量的减少而造成的,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证,以个别年份作对比,如1976年降水量为494mm,年输沙量为18.60万t,而1991年降水量为451mm,年输沙量为2.13万t,两年年降水量基本相等,年输沙量之比却为1:9,相差如此悬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pptx VIP
- 茶艺师岗位试题及答案.docx
- (正式版)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docx VIP
- 鱼菜共生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上unit1.ppt VIP
- Module 3 Unit 1 They're all my favourite festivals!(课件)-五年级英语同步备课(外研版一起).ppt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基本能力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演示教学.ppt VIP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导视标识标牌系统制作安装方案(全面标准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