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教学引入设计浅谈教学有效性
从教学引入设计浅谈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在实施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做到有效教学,首先必须要面对的是教学引入的有效性,本文试从教学引入的角度谈谈教学的有效性,以期更好地落实有效教学理念。
关键词:教学;引入;有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1-000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1.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有效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是“以富于魅力的伟大事物为中心,凭借教师的心灵、素养与伟大事物美丽的联系,形成真正学习共同体,换来属于教育的色彩与灵光――快乐”。
课的引入要如说书时响亮的那一拍“惊堂木”,听众知道精彩的节目开始了。关注课的引入设计是希望它能够起到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并由此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课堂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时注意搜集,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引入的素材是很多的,比如趣味实验(魔术)引入,精彩故事(化学史)引入,设计悬念引入,设置谜语引入……
笔者发现,有很多的教师认为高中的化学课程理论层次较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高于初中生,可以不必讲究教学引入时的趣味性、生动性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其实不然,再精彩的课堂,学生神游在外,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本文试以下面四种引入方式为例,具体设计如下。
一、网络信息的整合引入
案例一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第一单元《初探硫酸工业的制法原理》引入:
在google全球搜索引擎中搜索“硫酸”有 9 640 000条,然后用同是三大强酸的“盐酸”和“硝酸”查询分别为4 570 000条、4 530 000条。通过比较三大强酸在搜索引擎上查到的不同的数据,得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硫酸是三大强酸中被应用最广泛最多的一种,影射出“酸中之王”的称号当之无愧,所以制备硫酸的工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引出整节课的主题,设计制备硫酸的原理和评价过程。
点评:整个引入过程显得比较自然顺畅,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渗透了重要研究方法――相同条件下的数据对比。在二期课改理念当中越来越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有一定潜移默化的程度,有许多科学研究和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尝试体验才能真正转化为他们自身的东西。所以基本的过程与方法要在不同的课上有选择地进行渗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从中自己获得技能并得到结论。
案例二苏教版选修五专题4第二单元《醇 酚》引入:
苯酚入海,鱼群遭殃:一艘在印尼注册的载有630吨苯酚的油轮,13日凌晨在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外海域倾覆。目前已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出事海域的鱼群大量死亡,附近80多个养殖场的鱼类和贝类也面临死亡威胁。据专家估计,这些泄漏的化学品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会消散。(《扬子晚报》2001年6月15日)
点评:用具体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情境,通过师生互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二、化学实验引入
案例三苏教版必修一专题2第二单元《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引入:
运用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藏好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向灯芯内滴水。为便于学生观察,将实验用投影仪放大。(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的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
点评:实验永远是化学课的主旋律,实验中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现象,最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激烈奇幻、生动鲜明、富有趣味的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可产生强烈的直观效果。
三、趣味故事引入
案例四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引入:
1.迷信揭密
从古至今,神汉、巫婆装神弄鬼地演出一幕幕“捉鬼”的把戏。他们念念有词,舞起桃木剑,将祭着的“仙水”泼向剑头,刺向黄裱纸扎的“鬼” ,剑光闪过,黄“鬼”早已鲜血淋淋,扑然倒地。揭密:姜黄遇碱液呈红色。
2.化学史上的小轶事
英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紫罗兰花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紫罗兰颜色变红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揭密:紫罗兰花瓣遇酸溶液呈红色。
点评: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引入中适当引用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等,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