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以敏主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药对配伍浅析
[BFB][BT)][HT5H]摘要:儿童过敏性紫癜症状复杂,病情表现多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例还可累及到肾脏,预后不良,而本院刘以敏主任医师擅治儿童紫癜,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合,根据中医的不同证型,善用中药药对加减划裁组方,通过对其常用中药药对的经验分析,总结刘以敏主任运用药对治疗本病的经验,以提高学习者临证用药的灵活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刘以敏;药对;配伍;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72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06-03
刘以敏主任医师,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省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各种儿科疑难杂症,兼及内妇科临床。师承于云南四大名医之一的儿科名家康诚之先生,后又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儿科专家王玉润教授的指导,并有幸习得早年王老跟随儿科泰斗徐筱圃学习时的临床笔记,感悟良多。刘老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理论,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颇具心得。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云南省年平均发病率为15.27/10万,呈现春季高发特点[1]。国外统计,过敏性紫癜在小儿的发病率为13.5/10万~18.0/10万[2],是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3]。过敏性紫癜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因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虽然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有多脏器受累,少数肾脏受累者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本病西医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且部分药物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刘以敏主任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认为过敏性紫癜常由热毒、瘀血引起[4]。其病因为内有伏热瘀血,外有风热湿毒时令之邪,同时还与机体先天禀赋,饮食因素等相关。临证时按中医辨证主要分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风热湿毒、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及脾肾两虚五大证型[5]。而刘主任又在中医分型治疗时用药处方灵活多变,常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选用搭配不同药物,形成了一些常用药对,且临证运用效果极佳,现浅析如下。
1风热伤络型
1.1荆芥与防风多用于风热早期或是缓解期再次发病,感受风热邪毒,皮疹反复者。刘老认为,本病起始或再发加重,皮疹反复增多,多为风热湿毒外邪侵袭血分有关,故治以祛风散邪,且还要能入血分,以祛血分之邪。而荆芥系风药中之血药,血药中之风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轻扬走表,善透疹消疮,辛散祛风,兼能活血散瘀止血。与《本草择要纲目》言:“盖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盖厥阴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善治风疹瘙痒。二者合用,共奏宣疏解表,祛风止血之功。同时可应用于兼见风寒表证者。
1.2金银花与连翘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为?韧庥钢?要药,常用于温病初起,治热毒血痢。《本草新编》称其:“未成毒则散,已成毒则消,将死者可生,已坏者可转。”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为疮家圣药,苦寒清热。《本草新编》有云:“盖败毒必须用甘草;化毒必须用金银花……是治毒之法,无一件可劳连翘,无之不加重,有之不减轻。但有之以为佐使,则攻邪有力,又未必无小补也。”,故二药为常用清热解毒之对药。刘老用于紫癜,系取其能疏散风热,又善解毒之功效。
1.3防风与乌梅防风鼓舞脾胃清气,胜湿止疼,能祛内外之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谓之:“防风治周身之风,乃风药之统领也。”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收涩敛肝。二者相合,可敛肝安内风以攘外风,祛风抗过敏作用倍增。故刘老常用于患者初起感受风热外邪皮疹较多,或是各证型常病情反复发作者较佳。
2血热妄行型
2.1石膏与知母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证类本草》云:“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隔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本草便读》:“退肾脏有余之阳,能壮水清金,甘苦微辛质浓滑,清阳明独胜之热。”二药合用,取其白虎汤之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用于紫癜患儿皮疹较多,颜色猩红,甚至高热烦躁者。
2.2琥珀末与小蓟琥珀甘、平、无毒。归心、肝、小肠经、膀胱、肺、脾经。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本草备要》曰:“其味甘淡上行,能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经曰:饮食入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