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世强医师治疗难治性肠病临床经验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03级博士生 王晓 210029 主题词: 益气健脾法 难治性肠病 董世强经验 结肠冗长术后、重度营养不良 结肠冗长症多以便秘为主症 表现为: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没有便意,大便5~7日一行,甚则半月一行,且需服泻药后方可排便,粪便干硬如羊矢,患者非常痛苦。 肠梗阻为主要并发症,梗阻的原因多为过长的横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扭转而导致急性梗阻及由于长期干硬的粪便不能排出,堵塞肠中所致; 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根据结肠冗长部位可行乙状结肠切除术或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症状 但由于术前病人均有服用泻药的病史,加上手术的损伤,术后均出现便秘、腹泻、胃痛、腹胀痛等并发症,且以便秘为多见。对此,西医治疗往往疗效不显。 董医师认为结肠冗长术后当属祖国医学“虚秘”范畴 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肺、肾关系密切。董医师认为患者术前用泻药多苦寒败胃,损伤脾阳,手术直接切除部分大肠,而致大肠传导功能受损,气血两亏,更伤脾阳,脾运不健,肠道失濡,直接导致便秘,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的正常传导变化,必须依赖津液濡润和阳气推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腑津液充足,脾脏输布正常濡润肠腑,则大便通畅。若药食不节、劳倦过度,内伤脾气;或术后脾气亏虚,以致脾之运化失常,大肠传送无力,而成便秘。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而致便结不通。另“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大肠同居下焦”,因此肺与肾的功能失常亦会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导致便秘。 治则治法: 董医师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 治疗本病以扶正补益为大法,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同结合脏腑辨证分别施治,每能奏效,且疗效显著。 举例如下: 袁某,女,18岁,湖北省十堰市人, 2004年3月2日初诊: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大便干燥, 2002年11月起进食后腹胀伴进行性消瘦,排便后腹胀症状可减轻,进食量亦可增加。随后症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泛酸、嗳气、呃逆,遂于2003年4月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后,症状稍有改善。 出院后因劳累而体重下降,头昏、乏力,畏寒,夜间盗汗,体重下降10公斤,于2003年11月10日在南京某院诊断为结肠冗长症并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结肠部分切除、空肠造口、胃造口术,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刻诊: 现患者口服佳斯清、肠内营养乳剂(TP)静脉维持。 刻下:患者大便不畅,努争乏力,四日一行,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胃脘痞胀、食后为甚,嗳气频作,舌淡、脉细。体重36kg。 董医师认为: 术后脾胃气虚、和降失司,治当益气健脾和胃。 方拟黄芪健中汤加减如下: 太子参10g 炒白术10g 黄芪15g 当归10g 枸杞子15g 百合30g 炒苡仁20g 莱菔子15g 佛手5g 云茯苓12g 炒谷麦芽各15g 二诊: 连服上方8剂后,大便不畅有所好转,三日一行,纳谷转香,胃脘痞胀减,涎多,舌淡,脉细,治拟前方出入: 太子参10g 生白术10g 法半夏6g 炙黄芪15g 决明子30g 莱菔子20g 苁蓉10g 紫苑10g 炒麦芽15g 合欢皮10g 炙鸡内金6g 佛手5g 三诊、四诊: 连服上方8剂后三诊,食欲、饭量渐增,原方去紫苑、佛手,加入炒白术10g、川百合15g、玫瑰花5g、炒麦芽改为炒谷麦芽各12g。再服上方3周后嗳气减少,纳谷渐香,不能冷食,神疲乏力,畏寒喜暖,大便两日一行,原方去苁蓉、玫瑰花,加入炒枳壳10g、云茯苓12g。 五诊: 再服上方10剂后,胃寒喜暖好转,仍有嗳气,口干口苦,神疲乏力,腹部振水声,治拟前法,佐以温化水湿,拟方如下: 党参10g 炒白术10g 法半夏6g 黄芩10g 仙鹤草15g 百合30g 炒苡仁15g 炒白芍20g 云茯苓12g 桂枝5g 莱菔子20g 炙内金10g 炒楂曲各12g 六诊: 上方连服一月,诸症减轻,大便通畅,一日一行。 按: 董医师遵“虚则补之”之原则,方先取黄芪建中汤之意益气健脾和胃,后取参苓白术散之意健脾益气收其功。 强调治秘勿忘宣肺: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壅滞,气机升降失常,则大肠传导迟缓。肺为水之上源,脾之运化水液的作用,有赖于肺气宣发和肃降功能的协调,肺失宣降,水液不行,则肠道干枯而大便难行。单教授常在益气健脾药中酌加紫菀、桔梗、杏仁、枇杷叶等宣降肺气之品,以利津液输布,助大肠传导,达宣上则通下之义; 董医师强调: 虚人便秘与气机不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