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超跑有名人堂
虽然关于LFA传奇足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但关于技术方面的细节请你自行百度,我只想透过我的视野告诉你我对LFA的观点:这是义无反顾的旷世巨作。
众所周知,LFA计划是丰田章男先生一手催生,当年所有老臣一致反对,认为他只是一时脑袋发热,超跑计划根本赚不到钱,所幸丰田章男先生不仅挺住了,还以车手身分亲身参与了最艰苦的纽柏格林24小时赛车,打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超跑,他从来没有妥协过。
为了打造LFA,Lexus将原有的丰田元町工厂改为“LFA工房”,然后在现有技师群中层层筛选出175位蓄英,以一日一车(单月最多20辆)的产量纯手工打造LFA,LFA身上几乎所有的零件都是专门为了LFA设计的,整个方案历时超过10年,因为丰田章男先生的执着,因为日本人在细节上择善固执的天性,因为棚桥先生对于性能与操控的不妥协,无数次的推翻重新来过,最终才成就了这日本性能车史上最高境界的超跑。不要用价格来衡量LFA的地位,那只会贬低你自己的品味。
性能建立在无比的信赖感上
虽然LFA跑富士赛道的驾驶不是我,但看着帅帅的平中克幸当我的专属司机我也释然了,这位帅到掉渣的日本Super GT年轻车手与我有过几面之缘,在2013年台湾大鹏湾赛车场举办的亚洲全明星大赛车,平中克幸当时受邀与Top Speed Racing车手,同时也是《汽车杂志》首席海外测试车手George搭档,在对场地全然不熟悉的情况下,平中克幸驾驶他的SLSAMG GT3赛车甫下场第二圈便以1分37秒965的成绩打破高挂多年的场地纪录,一时之间这位传奇的日本车手声名大噪,日本Super GT的赛事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只见平中先生一脸淡定,过了下坡右弯便毫不迟疑地踩尽油门,这副V10绝不是扭力怪兽型的机器,看着转速指针不断地冲向9000转,然后电脑发出“哔哔”的进挡提示,在车内听见的“天使咆哮”不像车外那么直接,那仿佛在一间小型演奏厅里聆听着女高音的演出,在经过声学处理仿佛会让人跟着摇摆,数字指针与时速表疾速地跳动,高速弯中我的身子与脖子几乎被强大的侧向应力扭到一边,还好上车时工作人员发给我一个护颈圈,那让我不致于太过狼狈,尽管强大的应力让我的血液不断往一侧集中,尽管身体被五花大绑,但说真的,我觉得LFA乘坐感还蛮舒适的。
出了下坡左弯后紧接着是一段U型的高速右弯,出了五号弯之后便是富士知名的高速右弯,这里完全考验着车辆的高速平衡性与驾驶的胆识,在看不到尽头的弯道中必须持续达到可能的高速,然后在直线尽头必须全力刹车用2挡迎接低速S弯。因为富士赛道只有看台前的直线段是在高台上,直线底进入连续下坡,可想而知,进入大直线前是连续上坡弯道,平原式扭力的涡轮车种在这样的弯道组合中是相对占便宜的,LFA在进入大直线前必须很好地保持住转速,因为那会明显影响进入直线的再加速效率以及直线底的最高速度。
自始至终,我没看见平中克幸有多余的身体摆动或是修正方向盘的速度,包括在连续弯中也不见职业车手不断拉扯方向盘来提高速度,在高速弯中提速毫不迟疑,大直线中最高速度每一圈都定格在284km/h,即便是入弯前的大脚刹车,除了身体被巨大的负向G值拉扯得有点压迫之外,车身丝毫没有不安的扭动或是偏滑,当然这不是在比赛,但我从平中克幸眼神中看到无比的信心与对LFA的信任感,那是很多市售超跑都不容易达到的境界。
天使的咆哮
关于声音,再多的形容都是抽象,说说2011年我在纽柏格林24小时大赛现场的感受吧,知情的人都??说LFA的声浪是天使的咆哮,这是正确的,如果你跟我一样在纽柏格林24小时现场听过LFA赛车的声浪,我想没有人会用嘶吼、狂暴或是癫狂这样的字眼,在那被一百多辆赛车轰炸的一日一夜中,只有两辆赛车的声浪我是闭着眼睛都可以告诉你车型的,一辆是奔驰SLS AMG GT3,每一次冲过,那6.3升V8发动机就像低音炮一般锤打着我的胸口,低沉的频率让人感觉地球仿佛都在跟着震动。但真正让我享受每一次呼啸而过的声浪的,是LFA赛车!那是场上最接近F1的声浪,尖啸的高频声浪穿透力十足,每一次全油门冲过大直线,那声音仿佛能够凝结空气,然后直窜脑门,如果SLSAMG GT3像是震撼的大鼓,那么LFA绝对是世界最顶尖的女高音,转速拔高时让人汗毛直竖,快速闪过审眼前之后,高频的余韵还在耳边回荡,让人回味不已。
这是结构力学的天书
关于LFA的车身架构,轻与强是一开始便制定的指导原则,一开始工程师提了很多意见,制作了很多样本,最初的考虑是全铝合金架构车体,然而第一版原型车,棚桥先生在纽柏格林一番测试后便完全否决,不是铝合金不好,但对于整车重量或是刚性要求显然不够完美,总工程师棚桥晴彦毫不留情地全盘否决,为了建构一套最高的CFRP标准,进而协同丰田纺织专案开发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