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构建湖北学派理论思考.doc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构建湖北学派理论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构建湖北学派理论思考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构建湖北学派理论思考   摘要: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必须走学科化、地域化和特色化的道路,尤其要通过构建具有地域特色、乡土特色的学术流派来实现创新。构建以传播荆楚文化为核心、以传授乡土文学为特色的湖北学派,不仅是对长期形成的“大一统”、“纯文学”的教学理念的重大突破,而且是从“大一国文”到“大学人文”再到“乡土语文”的质的飞跃,同时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深化改革的一种新探索、新选择和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湖北学派;荆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4-0037-07   收稿日期:2015-06-20   自1978年全国高校恢复大学语文教学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定位以及学科化等问题,一直是教育界长期关心和探讨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对大学语文教学日益边缘化的困扰,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由于大学语文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和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因而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以学科化为出发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乡土特色的学术流派,从而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开拓新的天地。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性质 特征、现实困境与改革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自清末至今,发展已逾百年,历经沧桑。不仅课程名称先后多次变更,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体现出不同的性质特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语文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与挑战,必须通过探索学科体系、建构学术流派和形成教学特色来实现改革与创新。   1. 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与性质特征   大学语文最初名为“大一国文”,是民国时期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据考证,“国文”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是现代中国语文课程的第一个正式名称,在清末管学大臣张之洞等人所撰《学务纲要》中,即有“存国文、端士风”之说。1904年,清朝颁布废除科举后的第一个新式办学制度“癸卯学制”,所有课程及教材均从西方引进,唯有“国文”课是传授历代古文。1912年,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国文”名称正式确立。五四运动之后,因反对文言和提倡白话,遂将“国文”改为“国语”。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改国文为语体文,中学仍设国文课。目前在台湾省,小学一二年级的中国语文教材仍称《国语》,从三年级起改称《国文》,汉字一律称为“国字”。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D尊等人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1949年,中央政府教育部接受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统称“语文”。叶圣陶曾作出说明:“‘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1]此后,无论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便以“语文”命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自民国以来,各级各类高校都普遍开设“大一国文”,很多著名学者如朱自清、吕叔湘、朱东润和徐中玉等人都讲授过这门课程。解放后,大一国文课程依然存在,并非像有些学者所云“已被取消”,而是更名为“文选与写作”,如北大教授乐黛云就曾在文革前讲授过大一国文课程。在文革十年浩劫中,大学语文教学被迫中断。1978年,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等校率先恢复大学语文课程。1980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成立。1981年,由全国20所高校组编、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版。从此,大学语文教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呈现出高校普遍开设、教师队伍壮大、教材百花齐放和教法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学界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作用、目标、教材、教法以及学科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持久的研究和讨论,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尤其是大学语文课程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目标定位和实用功能,如语言文字教育、实用写作教育、文学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等,课程性质也由过去的“补课论”、“工具论”发展到“人文论”。早在1980年代初期,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课”,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后来,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徐中玉在1996年版的高校通用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指出,大学语文是“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里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2]。自2002年起,夏中义先后主编出版《大学人文读本》和《大学人文教程》,主张开设“大学人文”课程,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从“大一国文”、“大学语文”到“大学人文”,从“语文工具论”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的变化,更是大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