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蒲松龄先世族属问题
关于蒲松龄先世族属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在研究蒲松龄作品的同时,对其先世的族属也做了一些考证,直到近年仍有相关论文刊出#65377;这一问题涉及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有其学术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65377;
关于蒲松龄先世的族属有四种说法,即回族说#65380;蒙古族说#65380;汉族说#65380;女真族说#65377;“回族说”的代表作是白崇人先生在1993年发表的《蒲松龄为回回人后裔考》#65377;载于《回族研究》1993年第1期#65377;该文征引史料丰富,论述全面,甚见史学功力,其主要论据及推论为:(1)福建《蒲姓族谱》载:“世秉清真教,天下蒲姓皆一脉#65377;”(2)“蒲”是阿拉伯语Abu的汉译,蒲鲁浑是阿拉伯语AbuRunhul或AbuRaheb的汉译#65377;(3)《八闽通志》卷27记载蒲居仁曾于元泰定年间(1324-1327)官福建等处都转运使#65377;蒲居仁和有元一代控制着福建海外贸易的蒲寿庚一样,系回族人#65377;(4)由蒲松龄在《族谱序》中所云“相传倾覆之余,止遗藐孤”推论蒲松龄之先世为回族人#65377;(5)因明初政治与社会的原因,蒲松龄的明代祖先实已开始改变回族的生活习惯#65377;
按,唐宋以前中国即有以蒲为姓者#65377;如查阅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就会发现魏晋时中国北方即有姓蒲者,唐宋时姓蒲的更多#65377;魏晋唐宋的蒲姓人显然不可能与福建“世秉清真教”的蒲姓为一脉#65377;显而易见,上引第一条不能成为蒲松龄先世是回回人的充分证据#65377;金朝女真族也有名蒲鲁浑者,《金史》中女真人以“蒲鲁浑”为名者凡两见,见《金史》卷80《乌延蒲鲁浑传》#65380;卷95《蒲察通传》#65377;“蒲鲁浑”既可能是阿拉伯语也可能是女真语#65377;《金史》中的“蒲鲁浑”显然不是回回人#65377;同理,也不能由蒲松龄的另一祖上蒲居仁改汉名而推论他是回族人#65377;关于第三条,笔者查检了明代黄仲昭编修#65380;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主持点校#65380;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八闽通志》第27卷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八闽通志》第27卷,没有发现“蒲居仁”这个名字#65377;关于第四条,所谓“相传倾覆之余,止遗藐孤”,并非发生在元明之际,而应在金末(详见下文)#65377;第五条亦难成立,因为在明代,回族为仕宦故,被动变俗或有之,主动变俗则于情理有违#65377;今朔先生曾撰文《蒲松龄不象回族人》,指出蒲松龄“全家信佛重僧,与回族的身份不大相称”#65377;今朔:《蒲松龄不象回族人》,《北京晚报》1981年1月14日#65377;今朔言之有理#65377;另,蒲松龄《述刘氏行实》中有一条重要材料,惜研究蒲松龄先世族别的学者们未予留意#65377;刘氏是蒲松龄妻,该文在述及其破败的家庭院落时说:“一庭中触雨潇潇,遇风喁喁,遭雷霆震震谡谡;夜狼入则埘鸡警鸣,圈豕骇窜#65377;”(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蒲松龄集》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65377;养豕绝不符合山东地区回族人及其后裔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65377;上引史料足以证明蒲松龄不是回族人后裔#65377;
笔者所见“蒙古族说”的专门研究论文是蒲喜章先生近年发表的长文《从看蒲松龄远祖的民族所属》,该文由《蒲氏世谱?蒲璋小传》中“相传蒲姓为元世勋”一语推断淄川蒲姓为拙赤合撒儿后裔,拙赤合撒儿及其长子野苦可能是蒲鲁浑#65380;蒲居仁的父#65380;祖辈,认为“蒲松龄远祖不仅是蒙古族,而且可能是蒙古族中的皇族”#65380;“宁顺间皇族内部皇位之争,殃及淄川蒲氏家族,带来了夷族之祸”#65377;蒲喜章:《从看蒲松龄远祖的民族所属》,《蒲松龄研究》2000年第2期#65377;
事实上,拙赤合撒儿父子与蒲氏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65377;《元史?宗室世系表》明确记载,搠只哈撒儿(即拙赤合撒儿)有子三人:也苦#65380;移相哥#65380;脱忽,也苦的儿子是爱哥阿不干#65377;爱哥阿不干跟蒲鲁浑根本就毫不相干!波斯史家拉斯特说:“在全体叔伯和堂兄弟之中,成吉思汗的兀鲁黑只让拙赤-合撒儿的兀鲁黑坐于宗王之列,其余都坐在异密之列#65377;”[波斯]拉斯特著#65380;余大钧等译:《史集》第1卷第2分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6页#65377;合撒儿的后裔在元朝如此受优待,又何曾遭受夷族之祸?
蒲松龄纪念馆的研究人员据蒲松龄撰《族谱序》而认为蒲松龄的先世是汉族人#65377;参见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光明日报》1981年7月26日#65377;这种说法当然也说得通,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