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
5月7日报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拟计划利用即将返回地球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对正在研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预测系统的精确度进行测试。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隼鸟号航天器的关注。
飞向丝川小行星
隼鸟号是日本研制并于2003年5月9日用MV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小行星取样航天器。其探测目标是丝川小行星。它在升空后,即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遥控下,沿着外切地球公转轨道、内切丝川小行星公转轨道的预定路线疾驰而去,并于2005年9月初与目标天体交会,最终于9月12日飞抵离丝川小行星20千米的预设位置,成为后者的人造卫星。当天它就成功地向地面发回一批近距离拍摄的丝川小行星图像,说明其技术状态稳定。工作性能正常。
重量为495千克、太阳能电池板展后长约5米的隼鸟号探测器是采用离子火箭发动机飞向丝川小行星的。这种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其工质氙从贮箱经过电离室被分解为正、负离子后,带正电的离子流在引出电极的静电场力作用下加速形成射束。离子射束与中和器发射的电子耦合形成中性的高速束流,喷射而出产生反作用推力。在隼鸟号环绕丝川小行星运转期间,仍以离子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直到2005年11月9日,隼鸟号探测器已遭遇过几次困境:太阳耀斑损坏了其电力储存电容器,3个姿态控制仪已损坏了2个,只有1个还在正常运转。
丝川小行星原定编号为1998SF36,意即它是1998年9月下半月发现的第906颗小行星。其轨道与地球平均距离约3亿千米。它的外形如马铃薯,长约540米,宽约300米,体积较小。日本为了纪念本国的火箭之父丝川英夫博士,经向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专业委员会申请并得到批准,才将其命名为丝川小行星。
自2005年11月10日开始,隼鸟号探测器的动力装置已转为使用化学火箭助推器,因为离子火箭发动机虽然可以精确控制方向,但费时较长。探测器上带有足够的助推器燃料,以保证隼鸟号能够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任务。
投放观测器失败
在距离丝川小行星2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期间,隼鸟号探测器就进行了环绕飞行的探测工作。它用自身携带的X射线和红外线仪器观测目标星体表面情况,收集其成分和地形数据。2005年10月份,隼鸟号陆续降低运行高度,进一步接近小行星,从10千米之内对其进行观测。在这两个不同的运行高度上实施探测过程中,它已把获得的数据资料用无线电信号发回地面,供科学家们进行研究。
2005年11月初,隼鸟号继续降高,逐步靠近丝川小行星。按照预定计划,它于11月12日应在距离目标星60米~70米的高度上投放名叫智慧女神的观测器。形状如同罐子、只有10厘米长的智慧女神,实际上是个小型探测机器人。赋予它的任务是,前往丝川小行星采集数据,为隼鸟号无人探测器20日和26日两次登陆这个小行星作准备。
遗憾的是,12日下午3时8分,地面指挥人员向隼鸟号下达了投放观测器的指令,并经16分钟传递到探测器上实施投放以后,观测器未能在丝川小行星上着陆。事后查出的原因表明,乃系投放高度大大超出预定距离所致。发出指令的当时,隼鸟号离小行星丝川仅55米,而后转向上升,结果在距离丝川200米的高度上投下了观测器,滞后于最佳时机,造成日本首次向地外天体投放观测装置失败。
智慧女神失踪的当晚,仍能通过无线电波与隼鸟号探测器联系,曾一度和地面监控室保持通信,后因机器人天线出现问题而中断了信号来往。它在与地面通信期间,已发回隼鸟号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照片,还有其内部温度和姿态的信息。
是否采样尚难定论
虽然投放的观测器迷失目标,但是隼鸟号自身功能却很正常。同时,令研制者们欣慰的是,这次智慧女神的着陆预演对隼鸟号最终着陆所需的程序和设备进行了检验,使地面控制小组能够以更好的准备保证对小行星采样的成功。这使日本宇航研发机构决定继续执行原来计划,在2005年11月20日和26日让隼鸟号两次短时间的着陆丝川小行星,采集其表面的岩石样本。
20日凌晨,隼鸟号按照地面遥控指令于当日上午6时前,在离丝川10米的距离通过小行星引力自然下落,6时10分左右,在预定着陆目标的30米内着陆,随即在星面跳动两次,约停留30分钟,然后按地面人员的指令离开小行星地面。
按原定计划,隼鸟号一旦触到丝川,内部的汽枪就立即发射直径约1厘米、重为5~10克的掷标金属球钽弹,在小行星的硬壳上打出一个小孔,并用喇叭形的专门取样装置把溅起的一缕灰尘收进探测器的底舱。隼鸟号将在小行星上停留1~2秒,一旦完成采样任务,它就飞行到8.4千米高的轨道将信息传回地球,本身继续进行环绕飞行。
然而,由于感知着陆的装置没有发挥作用,尽管隼鸟号在丝川表面停留时间大大超过规定时限,但它却未能发射金属球,导致第一次采样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sb-1显示仪表说明书.docx VIP
-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浙江省乡村旅游设计方案.pdf VIP
- DELTA台达VFD-ME300精巧简易型向量控制变频器使用手册调试说明.pdf
- 眼附属器的解剖ppt参考课件.ppt
-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实施实施方案gp.docx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共三个单元)(2025秋).doc VIP
- 1415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x VIP
- Unit1GrowingUpUnderstandingideasTheageofmajority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pptx VIP
- 写文章的软件4篇.docx VIP
-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