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荣氏企业发生发展几个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荣氏企业发生发展几个问题

关于荣氏企业发生发展几个问题   作者简介:   何成刚(1977~),男,陕西成阳人,历史学博士,任职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沈为慧(1968~),男,安徽怀远人,历史高级教师,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教师。   关键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课,史料,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55-03      学习了胡勇老师的《(再谈如何上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课)商榷》,又重新认真阅读了胡勇老师的《教学实录》,这里拟从史料教学的有效性角度,探讨荣氏企业发生发展的几个问题。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第一,创办广生钱庄的是荣家父子,还是荣氏兄弟?   关于上海广生钱庄,颜煦之先生所著的《世界富豪故事一百篇》,其中《面粉大王荣氏兄弟》篇是这么写的:   由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荣宗敬和荣德生先后失业回家。1896年初,荣宗敬跟父亲来到上海,重新寻找职业。这时的上海,已经是中国商业经济的中心。进出口贸易的繁忙,以及民族工业的崛起,使得金融流通量与日俱增。从事金融业的朋友大多发了大财,许多人劝他们不要再去给人家做帮手,干脆自己开一家钱庄。   杨旭先生在《荣氏兄弟》中关于办钱庄一事是这样写的:“荣熙泰病体稍安,就领着宗敬再去上海,想为他找一份工作。求职不易,朋友们劝他说,与其让孩子们寄人篱下,不如自己办个钱庄吧。荣熙泰一想,也是。上海是个港口城市,进出口贸易兴隆,新建的工商企业很多,汇兑业务繁忙;两个儿子都是银钱业出身,办钱庄轻车熟路。他把多年省吃俭用积下的1500元拿出来,又找几个朋友合伙凑足3000元,开设了广生钱庄,由宗敬任经理,德生管正帐。荣家兄弟就从钱庄业起步,开始艰难的创业了。广生开办不到半年,荣熙泰就病故了。”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创办广生钱庄的是荣家父子三人,而不是荣氏兄弟两人。另外,创办广生钱庄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甲午战争前,办钱庄本来就是一件政府允许的事情。从材料看,上海商业的繁荣才是荣家父子创办钱庄的直接诱因。   第二,刘坤一“八次批示”到底说明了什么?   关于创办保兴面粉厂一事,《荣氏兄弟》一书的作者杨旭先生写道:   荣氏兄弟与其姑丈、辞官居于苏州家中的朱仲甫共同出资筹办保兴面粉厂。荣德生负责在无锡买地,荣宗敬负责向法国购买石磨,朱仲甫请好友、时任江苏省商务局局长的吴硕卿,直接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手续很快办妥,而且还获得了十年专利。准备动工之时,荣氏兄弟收到了县衙的通知,通知责令工厂迁址。原来,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面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荣氏兄弟将详情申报商务局,并转呈总督府。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传来批文:“士为四民之尊,立论尤当持平。烟囱即隔城垣,何谓文风有碍?该商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是否属实?由地方官查明,秉公办理。”经过查勘,“公地在附近则有之,恐不在内”。但士绅又以“烟囱树起,破坏风水”为由进行阻挠。知县孙襄臣仍坚持迁址,荣氏兄弟则继续施工。孙知县和常州府多次向上级部门禀告此事,而总督府的批文也前后下了七道。但无锡士绅还是不肯罢休,在第八次批文中,刘坤一写道:“知县办理无方,先行摘顶,以观后效。具呈阻挠人,查取职名,听候详参。着刻日详复!”   刘坤一“八次批示”的史实说明:一、封建势力阻挠实业,民族工业起步艰难;二、荣氏兄弟不屈抗争,屡挫屡争;三、开明官员鼓励实业,排除干扰。据此,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荣氏兄弟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又有哪些不利因素?   那么,士绅为何反对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呢?   《荣氏兄弟》中是这样写的:地保潘阿昌来找荣德生,问道:“荣先生,你有没有到图董先生处说过办厂的事?”荣德生因诸事繁杂,疏忽了。他也弄不懂:办厂已有两江总督衙门的批文,一个小小图董敢作梗吗?德生还是表示,稍有时间一定去拜访图董先生。可是,已经迟啦!   结合“八次批示”问题所引的“荣氏办厂”材料,不难看出,保兴的办厂手续是直接找两江总督办理的,“倡导办实业”的刘坤一不仅特事快办,而且还给予保兴厂在无锡加工面粉的十年专利权。送礼之事,地保曾“点拨”过荣德生,让他给地方官员图董送礼。荣先生表示会去送礼,但只是给图董送礼,而不是给所有的士绅送礼。   那么士绅为什么要反对办厂呢?他们以保兴面粉厂围占“公田民地”为借口,实际上是担心办厂会“破坏风水,有伤文风”。在阻挠无效,保兴面粉厂办成投产后,无锡城中就出现了流言蜚语,“粉厂的大烟囱是用童男童女祭造,才竖起来的”,“机制面粉看着白,却没有营养,吃了会不消化的”,“保兴面粉有毒,某地某家姑娘吃了已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