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指导下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来源于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肿瘤直径≤12mm)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25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周后内镜检查了解病灶愈合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的病灶均能经内镜成功消除,观察组中16例位于胃底、7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直肠,其中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6例;对照组中19例位于胃底、4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直肠,其中平滑肌瘤22例,脂肪瘤3例。观察组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出血6例,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现1.5cm裂孔,应用金属夹成功缝合,未转开腹手术修补。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周后复查,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内镜下剥离术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技术要求、安全性等方面优于ESD。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内镜下套扎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84-02
胃肠道间质瘤是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因其具有恶变潜能,需切除治疗,外科手术切除是常规的治疗手段。随着内镜及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套扎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成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常规方案。内镜下套扎术创伤小,恢复快,套扎后肿瘤自然脱落,无法取得完整的瘤体;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易导致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本研究将内镜下套扎术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相结合,拟通过两者结合降低和避免出血、穿孔的发生,来探讨此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内镜检查中心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内镜检查诊断为GIST的患者50例,肿瘤均来源于固有肌层、肿瘤直径≤12mm。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3-67岁,平均44岁。病变位于胃底35例、胃体11例、1例位于胃窦、3例位于直肠。
1.2 方法 将所收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25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周后内镜检查了解病灶愈合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变来源层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所有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机制等均正常,术前签署知情及手术同意书,告知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3 主要器械 Olympus GIF-H260内镜,Olympus EU-M2000超声内镜,KD-10Q-1针形切开刀,Olympus FD-441L止血钳,HX-21L-1套扎器,结扎器内径11mm,Hx-610-135止血夹等。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 常规进镜确定病灶部位,于套扎前在病变顶端用高频电凝打点标志,退镜安装套扎器后再次进镜找到病灶,对准病灶持续负压吸引将黏膜下肿物进入透明帽内,释放橡皮圈套扎黏膜下肿物后用针状刀行黏膜下剥离,最后取完整肿块病理活检。
1.4.2 对照组 常规进镜观察病灶,于病变边缘行电凝标记,于病灶处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与靛胭脂混合液,病灶隆起后,沿病变外侧缘黏膜切开后,深入病变下方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直至病变被完整剥离。
1.5 术后处理及随访 观察组术后禁食24h,对照组术后禁食48-72h后若无特殊情况可给予流质饮食。术后常规使用质子泵抑酸剂6周以上。术后12周内镜复查了解病灶愈合与复发情况。
1.6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两种手术方案均能成功消除病灶,观察组中16例位于胃底、7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直肠,其中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6例;对照组中19例位于胃底、4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直肠,其中平滑肌瘤22例,脂肪瘤3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出血6例,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现1.5cm裂孔,应用金属夹成功缝合,未转开腹手术修补。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胃肠道间质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与其直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认为,直径在2.0cm以下恶性程度较低,仅有低度恶变倾向,外科手术治疗为其传统疗法[1]。然而手术造成创伤较大,并且并发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侠客风云传养成模式触发剧情一览.pdf VIP
-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pdf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