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演化博弈研究.docVIP

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演化博弈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演化博弈研究

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演化博弈研究   摘要: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利于知识在网络内的扩散和传播。将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分为转移和保护两类,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演化路径,探讨不同因素对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核心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研究发现,核心企业采取知识转移策略的概率与双向知识转移额外收益、知识吸收和挖掘能力、知识外溢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核心企业间差异化知识存量的差距、单向知识转移收益、知识保护活动的成本呈负相关。   关键词: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2.0007   随着产品技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单个企业已很难掌握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知识,因而寻求外部知识获取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之一。分布式创新建立在产业聚集、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地方化创新的基础上,强调将不同地域的本地化知识进行整合,依据共同的创新平台进行创新活动[1]。分布式创新网络内各创新主体是各领域内知识的拥有者,创新主体间在多个环节、多个层面有着正式和非正式联系,进行着知识的扩散和转移。作为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龙头”,核心企业以其高度异质性的知识、强大的创新能力、网络的深度嵌入性,成为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创新活动的驱动力,因此核心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也必然会成为影响分布式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核心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过程目前还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本文拟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有限理性条件下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的博弈行为,研究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间知识转移加速提供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核心企业   关于核心企业的判断,国内外学者研究角度各异。从网络结构角度出发,Freeman认为核心企业应更靠近创新网络中心,并能把握整个网络的信息流[2]。Pérez-Nordtvedt认为网络中的某些企业由于拥有异质性知识资源而与其他企业建立关系,同时占据网络中的有利位置[3]。从学习能力出发,Pittaway指出核心企业吸收和创造知识的速度最快,并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网络[4]。Gay和Dousset从资源观角度指出,核心企业拥有该行业的关键知识和技术,能改变贯穿整个网络的信息流,并能带动其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5]。党兴华认为处于创新网络关键节点位置的便是核心企业,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与实力领导创新活动[6]。本研究认为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是处于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和竞争优势,能把握贯穿整个网络的信息流、快速获取各种知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并能领导和推动网络创新活动的企业。   (二)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的概念最早是由Teece提出,他指出跨国界的技术转移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应用知识[7]。知识转移在创新网络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开放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逐步成为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转移的界定多是从动态角度给出,例如White RS认为同时具有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的过程就是知识转移[8];魏江、王铜安认为知识转移使新的知识得以被吸收和利用,这一知识管理活动是基础且复杂的[9]。在知?R转移影响因素方面,多位学者从知识本身、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的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0-11]。在知识转移模型方面,M.Gilbert提出知识转移5阶段模式,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取得阶段、沟通阶段、应用阶段、接受阶段和同化阶段。取得阶段是知识转移的开始;沟通阶段强调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应用阶段是通过反复地组织学习完成知识的转移活动;接受阶段是强调企业在对知识进行整合、改造前,必须使网络中的员工接受新的知识,才有可能将新知识同化到网络的知识体系中。在企业获取外部新技术的过程中,M.Gilbert指出知识转移的各阶段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12]。   (三)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博弈分析   部分学者应用博弈论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策略的机理和过程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加速知识转移的对策建议。阮国祥、阮平南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及仿真分析集群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表明惩罚机制是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治理机制[13]。秦红霞等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间知识共享网络形成的一般规律,发现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的初始状态和激励措施对知识共享网络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4]。余呈先、郭东强利用演化博弈分析外部知识转移时转型企业与知识源企业间的行为及演化方向,研究得出知识转移源企业与知识受体转型企业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