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决于教育理性回归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决于教育理性回归
摘 要: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意,不仅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受到伤害,还严重延缓了我国人才培养的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四个学会”丛书,给教育作了一个完整、全面的诠释,我们必须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理性。完整、全面的教育功能的恢复,我们的教育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育;回归;理性
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我国要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尽快成长为一个发展中的强国,能否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基本的保证。可是经过了60多年来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我国的本土教育并未能如愿地培养出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师级人才来。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在“高考靠知识,社会靠能力,先让学生上了大学再说吧”的指导思想驱使下,从基础教育开始,许多学校都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向学生猛灌“知识”。据调查(《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21日)在许多县中,学生每天有16个小时的时间被规定在课程表上,三、四个星期不能放假回家一次。山东某县一中一名高三学生向记者介绍一天的时间表:早晨5:30起床,上早操;6:00早读;7:00吃早餐;7:40上课;上午四节课。中午一个半小时休息,下午四节课,晚饭后再上三节自习课。22:00回宿舍。“每天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天天就是读书、考试,令人厌烦”有人尖刻地将县中学称为扼杀学生全面发展的“文明监狱”[1]。
在重压之下,多数学生选择的只能是无奈地顺从、默默地承受、苦苦地支撑。也有少数一些桀骜不驯、不愿屈服、不甘忍受摧残的孩子奋起抗争。他们自然无力改变现有任何规章制度,能做的只有消极逃避。厌学、逃学、沉迷网络游戏…,许多人由此形成网瘾不能自拔。我国网游用户2000多万,90%是青少年,260万是网游成瘾少年。西宁每年有近400名出走孩子在车站被捉回。他们不上学,宁可去流浪。(2005年6月1日《中国青年报》)4月13日至19日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和沙市区各两所中学先后有31名学生出走逃学。[1]
或许正是在这帮孩子中,还有可能培养出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人才来,可惜的是他们的叛逆不仅不能让现制度有所警醒,反而为现制度所不容,以至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
能完全承受住现有教育制度磨练出来的孩子,也未必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人才。2005年5月31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湖南华容县“神童”魏永康,他四岁开始读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合社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1]
似乎是历史的重演,前几年也有个湖南孩子严永明(化名),自幼聪颖过人,两岁时便能掌握1000多个字。1991年10月,8岁的严永明跳级进入了县属重点中学。1996年9月,13岁的严永明被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录取。孩子除了读书外,与外界没有任何交往,非常不懂待人接物之道。2000年4月,在学校的推荐下,严永明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由于常年在母亲的严管下,严永明已经习惯了依赖母亲和书本。离开母亲,他已经不能生活下去。20岁时终因生活上的“弱智”,被迫从中科院肄业回家。[2]
畸形发展的教育,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心灵,甚至让一些孩子丧失了做人的起码人性。徐力弑母,刘海洋伤熊,马加爵残忍杀害四名同学等,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究其原因,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模式难辞其咎。其淫威甚至还波及到高等教育的部分领域,长期的强制性灌输偏执式教育方式,已经严重践踏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剥夺了孩子们享受其学习应该能带来的愉悦,上了大学依然难逃厄运。消极、厌学、脆弱、不堪承受压力现象,在许多大学生中都有存在。2005年4月23日下午,北大中文系一名大二女生跳楼身亡。5月7日,又一名男生跳楼自杀。2004年2月至7月底短短半年时间,武汉高校就发生自杀事件12起,10人死亡。其原因竟然是没考上重点大学,而被二本、二专录取后愤然选择自杀。[1]
2009年11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版新书:《学会求知:为了一个和平的和可持续的未来》(Learning to know for a peaceful and Sustainable Future,2009),这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历时10年精心打造的这套“四个学会”丛书:《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1999)、《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2003)、《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2005)及《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 2009)终于完成。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