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钢铁学院人才培养市长现象研究
北京钢铁学院人才培养市长现象研究
〔摘要〕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文章总结了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教育现象,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产生这一教育现象和人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北京钢铁学院;人才培养;人才现象;市长现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4-0059-05
北京钢铁学院①(以下简称“钢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主要面向钢铁行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具有鲜明的钢铁行业背景和矿冶学科特色。钢院(1952-1966)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在政治人才方面,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平均约440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曾担任市长职务的至少有23人②
,平均约626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市长。非常巧的是,院长高芸生曾任黄石市市长,副院长张文奇曾任唐山市副市长。这一现象,称之为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独特教育现象和人才现象的原因。
一、 工业化的时代背景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无论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历史选择,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工科人才更容易走到政治前台。当时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怀着“工业兴国”的理想报考工科院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大批懂经济、懂工业的领导人才,大批企业负责人走上行政领导岗位。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因素非常契合。正如贾鹤鹏同志在分析清华大学为什么涌现出大批政治人才时指出:“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可以说一直是‘不问白猫黑猫’的实用精神。而在这种精神的主导下,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直没有被过多的争论所困扰,或者说争论归争论,干事儿归干事儿。这也让工科教育出来的实干和执行力成为中国更加被欣赏的能力。”2011年8月5日,凤凰网发表的文章《盘点大陆地区走出国家领导人最多的高校》③指出,培养领导最多的十所高校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其中,除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大学外,其他八所高校均为理工科大学。文中提到的这十所高校培养的国家领导人大多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大学,在改革开放后陆续走上政治舞台的。
从表1列出的钢院23名市长的成长路径来说,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后来转入政界或最终从企业负责人岗位转入政界的有22人,占95%,几乎成为这一时期市长校友的唯一职业路径。
二、 城镇化的历史选择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依托矿山、冶金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建立矿业城市。其背后的机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因为物流成本高,工业企业大多依托原料产地而建,尤其是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譬如采矿、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更重要的是,这类企业都是特大型企业,综合度高,企业规模大,人员数量多,对周围涉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多,因此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城市”。
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正如中国矿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训所言:“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的成功,在那些原是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有400多座新兴矿业城镇拔地而起,如大庆、包头、金昌、白银、嘉峪关、克拉玛依、大同、平顶山、淮南、淮北、阳泉、乌海、鞍山、本溪、盘锦、松源、七台河、鸡西、铜陵、马鞍山、新余、德兴、三门峡、黄石、郴州、云浮、铜川、石嘴山、东营等等,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全国有矿业城市43个,占当时全国城市总数的98%,1997年在全国666个城市中有矿业城市160个,占25%。”这里所说的矿业,包括石油、煤炭、金属矿,其中金属矿又分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
在这些城市,由矿业企业负责人出任城市经委主任、副市长、市长乃至省长,在过去乃至今天几乎是干部选拔的一个常态。以山西这一能源大省的四任省长为例,胡富国省长毕业于辽宁阜新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孙文盛省长毕业于山东冶金学院有色冶炼专业,刘振华省长毕业于东北大学真空技术设备专业,王君省长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因此,像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阜新矿业学院等矿业类高校,因为培养了大量的矿业企业负责人,因此也都是培养市长、省长较多的高校。
三、 矿业类高校的共性
在矿业类高校中,相比煤炭、石油、有色行业高校,钢铁行业高校更容易培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