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新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新探索

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新探索   摘要:澳门回归十周年时,澳门大学开始建设位于珠海的横琴新校区。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特殊案例。横琴案例的成功实践,必须仰赖其指导思想和战略安排实现三大转变:从“以土地换大学”升级为“以空间换时间”,从盘活地缘资源提升为培育区位优势,从享受“政策利好”转换为彰显“教育红利”。此外,还须在实践操作层面解决好三大问题:吸引足够丰富的生源;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   关键词:高等教育; 区域合作;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10)04-0063-05      On a New Attempt at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Hengqin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CHEN We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Guangdong,China)   Abstract: A good research case appeared when University of Macau began to construct its new campus in the Island of Hengqin 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Macaus return to China. For the sake of success,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ampus of Hengqin must be upgraded from Exchanging Land for University to Exchanging Space for Time, from Using Regional Resources to Cultivating Location Advantages, and from Enjoying Policy Preference to Forming Dividend of Education. In practice,three problems about Hengqin Campus must be addressed,including how to attract enough students,how to promote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and how to cultivate its specialty and improve its quality.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Regional cooperation; Hengqin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Case study      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横琴案例      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是:在分工日益细化、发展路径特色化的同时,越来越强调合作与共生。分工与合作,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性诉求。[1]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不过,分工、特色化是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然选择,属于区域高等教育“自组织”的结果;而跨越分工壁垒、打破区域隔离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共生,则需要通过“规划予以主动推进和持续创新。“规划”与“自组织”,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缺一不可的两类基本推动力。[2]   以多方主体的理性规划和实践推动为基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化。[3]从合作的组织(及与组织紧密相关的制度)依托看,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主体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区域高等教育的战略合作联盟(如欧盟组织及其推出的“伊拉斯谟计划”);区域内部各高校之间自发形成的单边或多边合作组织,等等。从合作的实体形式看,主要包括:举办分校或设立新校区(如英国诺丁汉大学开设宁波分校);合并或兼并不同院校;不同院校之间的联合办学;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联合办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在珠海市举办独立学院);发达地区、高层次院校支援落后地区、低层次院校,等等。从合作的内容看,目前主要有:人才培养合作(如课程移植、学分互换、学生交流等);科研合作(如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梯队、共同开展科研等);教育资源合作(如信息与资料的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的互借、教师的互聘等)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