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信贷风险防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信贷风险防范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信贷风险防范 提示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因经济建设大起大落而引发的严重后果。 1978年全国建设项目大跃进,要新建和续建钢铁、有色、煤炭、油田、铁路、港口等120个大项目,导致经济建设严重失调。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国兴起“开发区热”,县级以上的开发区最多时达到6000多个,造成大量的土地、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 1988年后的10年里,海南出现严重的房地产泡沫,703万平方米的房子没有售出,占全国烂尾楼总量的10%,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达300亿元。 1990年起是惠州房地产的狂热时期,用地达9.44万亩,需建设资金265亿—300亿元;而当时惠州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才40多亿元。?1993年底,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惠州房地产畸形发展的巨大泡沫终于破灭。 1993年开发热潮推动了北海市的“超常规发展”,给该市遗留下“烂尾楼”工程108个,建筑总面积达121.55万平方米,积压在房地产项目上的资金超过了200亿元,成为后来长期困扰北海发展的突出问题。 1998年全国兴起了大学城热。史无前例的高考热“催生”了一批大学城。以高校云集的江苏为例,不仅南京学校众多,而且从经济发达的苏南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大学城建设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严重超过社会需求。 2003年全国又兴起了CBD热,建设部对全国商务中心区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当时有36个城市在申请或在建CBD。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如此大规模地发展CBD并不具备条件。 2009年高速公路热、地铁热、高铁热、机场热。 当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问题,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必然产生大量不良贷款,深刻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提示二: 从我国历史看,宏观调控的规律是: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 紧缩型的宏观调控是以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标志。 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09年的30年间,我国共发生过5次紧缩型的宏观调控,时间段分别是: (1) 1979-1981年; (2) 1985-1986年; (3) 1989-1990年; (4) 1993年下半年-1996年; (5) 2003-2008年 在第四次调控中轰然倒下的企业有: 沈阳飞龙公司 (1996年) 太阳神集团 (1996年) 郑州亚细亚商场集团 (1996年) 深圳巨人集团 (1997年) 济南三株实业公司 (1998年) 广东“爱多”VCD公司 (1999年) …… 在第五次宏调中折戟沉沙的企业有: 沈阳欧亚实业有限公司 (2002年) 上海农凯发展集团公司 (2003年) 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 (2003年) 德隆系 (2004年) 江苏铁本集团 (2004年) 科龙电器集团 (2005年) 上海富禧投资公司 (2006年) …… 提示三: 我国以政府主导的经济变化周期显现的特征是: 1、国家为保GDP的增长,大量上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3、引起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 4、国家开始实施紧缩型宏观调控政策; 5、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大规模银行不良贷款的规律是: 高信贷放量必然高经济增长、 高经济增长必然高通货膨胀、 高通货膨胀必然高紧缩调控、 高紧缩调控必然高不良资产。 现在我们要重视的是,在高紧缩到来之前,避免出现过多的不良。 链接一: 温州多家知名中小企业遭遇成长烦恼 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发布时间:2011-04-2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潜伏危机爆发的预兆?最近,几家温州企业连续遭遇的资金链断裂带给市场莫大的震惊。 乐清老牌企业三旗集团濒临破产的消息余音未了,又传出温州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消息;几乎同一时间,温州另外一家知名企业江南皮革也因为巨额欠款而倒闭…… 震惊过后是更深的思考:曾经引以为豪的温州民营企业到底碰上了怎样的成长烦恼? 引发连锁反应 三旗集团因为银行高达1.23亿元的欠款,资金链断裂,其在乐清的多数固定资产已被冻结或转让,然而事情远未就此结束。 因为三旗集团的融资担保而背上1600万元债款的基安公司,其部分固定资产和设备也已被法院冻结。这笔意外的债务同时也打乱了基安公司原本扩张产能的计划。 与此同时,为了“自保”,基安公司,会同另外两家企业,经过两年左右时间,借助外围各种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开始质疑陈福财存在有意隐匿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