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中月意象解读
古诗词中月意象解读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诗经?月出》一轮皎月从诗经里照射出澄澈、美丽的光芒,从此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敏感的心弦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转拔响,一切欢欣愉快、生死别离、忧患得失都假月相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胡月寂寂,霜月清清,山月苍苍,诗人们借月的绰约、柔媚、凄婉或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志,或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体现出意蕴的丰富性。
东坡有诗“新月如佳人”,韦庄诗云:“辘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月亮皎洁的容颜是女性貌美的象征,美丽的青春女子则像月亮温婉动人。月亮本是天上的圣物,是美的象征,是女性的象征,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肇始于人类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时期。创造人类的始祖“女娲”,同时就是月神,在汉墓砖画中,伏羲手捧太阳,女娲则手捧月亮。远古人认为,女人和月亮有着一样的本性,都有“膨胀”的倾向,而且还有与月相变化周期一样长的生理期。他们的观念中,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超时空地发生作用,所以月光的照射可以使女人怀孕。因此月亮赋予了女性一种神秘的能力。《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别也。”古人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月亮与妇女,都是阴性的代名词。
在古代民间就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民间赏月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至宋代,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表现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不管境遇如何,心中自有一轮月辉,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文人墨客常以明月渲染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情怀。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潺潺流淌,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鸟鸣涧》中“人闲轻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花落、月出、鸟鸣,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在王维的笔下,澄澈幽静的月恰是他追求的心志高洁的人生至境。
南朝周祗《月赋》: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赋予月高远、润洁、柔和、纯净的审美内涵。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水清夜静,月白花香,诗人掬月弄花,逸兴悠长,在苏轼《赤壁赋》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清风明月已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圆月如盘,残月如钩,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仰望明月,思绪飞越空间,想念同一轮明月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反衬孤寂,月光如霜是清秋宵寒,更是漂泊在外的诗人心境凄寒的体现,月夜思乡在李白笔下清新朴素而又韵味悠长,在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咏月来思乡怀人诗歌,“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娥眉山水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江行思友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多情的明月是李白和王昌龄肝胆相照的见证,给被贬的失意人带去一丝慰藉。“月下飞天境,云生活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月映水中似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彩兴起结成海市蜃楼,奇妙美景掩饰不住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李白自称“月奴”,他的诗有三百多篇咏月亮“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且将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雄浑美好的月亮为李白天才的想象,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景象,月是他无所不达的翅膀,爱恋不已的情人,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苦守相伴的知音,抚慰灵魂挣扎的精神家园。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