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沈绣艺术特色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沈绣艺术特色解析

南通沈绣艺术特色解析   南通沈绣是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的重要分支,在人物刺绣造诣上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度,近代曾在国际上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如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影响日盛。文章主要分析了沈绣的艺术特色,首先从绣品题材的变革阐述了其风格的现代写实,其次从用针用色用光的技巧方面阐释了其绣艺的肖神仿真,最后从画绣结合的角度总结了其在刺绣领域的独树一帜。   南通沈绣的概述   明清时期中国刺绣技艺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苏、湘、粤、蜀四大名绣,南通沈绣就是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的重要分支。她在人物刺绣造诣上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度,奠定了苏绣更大发展的基础,又一定程度代表了其最高水平,2008年沈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沈绣是在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仿真绣艺术,借鉴油画的用光用色,在传统针法基础上发明了能表现写实题材的针法,使绣品具有色彩明暗,从而达到立体逼真的效果。其创始人为清末民初的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原名沈云芝,号雪宦,苏州木渎人, 后定居南通(因其《八仙上寿图》慈禧大加赞誉,赐名为“寿”)。民国时期,沈寿作品《意大利皇后像》、《耶稣像》等在国际艺坛屡获殊荣,使沈绣在苏绣的众多门派中脱颖而出,享誉国内外,是作为苏绣“北宗”的沈绣,把苏绣推向了国际市场(图1)。   沈寿不仅在实践上,身体力行的发明了仿真绣艺术和多种能满足仿真效果的针法,她还在教育和理论上造福后代,曾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设立刺绣学校传授技艺, 特别是日后在南通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力邀之下,担任南通女工传习所的所长兼教习,在这里施展了她毕生的才华,她还将自己的绣艺口授于张謇,出版了较系统的刺绣理论著作《雪宦绣谱》,它对针法的研究具有刺绣教科书的作用,对后世仿真绣艺术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图1 《意大利皇后像》图片来自《百年沈绣》   图2 《耶稣像》局部 图片来自《图说》   南通沈绣的艺术特色   1.绣品题材变革 现代写实   刺绣作品的画稿题材,本质上决定了绣品针法的运用和变化。史前至唐代是刺绣发展的漫长时期,主要以齐针、打籽针等绣制的传统图案作为衣着等日用品装饰;唐宋刺绣发生转折,发展出独立的欣赏品,增加了多种基础针法,又受工笔花鸟等宫廷画的影响,出现名人书画入稿的刺绣艺术;明清刺绣终成集大成者,更加结合了水墨画的传统,出现了套针、戗针等复杂针法,并且伞扇旗幛等无所不绣。刺绣完成了从锁绣到平绣,再到画绣的演变,艺术上臻于完美。   民国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沈寿又独辟蹊径,开创性地将摄影和油画等西方造型艺术引入到刺绣领域,选稿时改变了以国画、书法和图案为底稿的传统模式,而选用油画、素描、照片和实物对象作为刺绣的画稿,常以油画中的人物肖像、风景为主,其中人物绣最为擅长(图3),以创新的仿真针法来表现形象的光影明暗和色彩变化,拓展了传统刺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完成了从生活和艺术装饰风格到现代写实风格的变革,开创了刺绣艺术的新时代。   2.绣艺精致细巧 肖神仿真   (1)运针如笔   沈绣最大的特点是“三分画,七分绣”,用针主要讲究如下:一是用针的粗细和长短,针有长针和短针,其粗细也有十几个型号,表现脸部和五官用细针,表现服装和道具用粗针;二是针法运用,《雪宦绣谱》主要介绍了18种针法和运针心得,不仅有传统苏绣的,还有沈绣独创的,它改变了苏绣中的平铺直套,而是根据物象的结构明暗旋转铺绣,并加入由稀嵌密或由实到虚至留白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仿真的效果。   沈绣主要的针法有旋针、虚实针和散整针,是沈寿独创的。旋针是绣时顺着形体的肌理形状旋转用针,针脚短而匀密才能旋转自然,不露针迹。如《耶稣像》的面部和脖颈就是根据肌肉生长方向用旋针,使人物形象逼真饱满,而眉眼和脸颊肌肉更是旋成了圈,眼球也是用旋针加极细的线与针脚表现球体的体积感。传统苏绣中的多种针法如果各其所用,表现毛发等难度大的作品时,就显得呆板,发明的虚实针、散整针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前者虚实并用,后者实而不虚。虚实针能使画面富有韵律感,暗面绣满为实针,亮面由细渐淡至留白不绣为虚针,如白底绣《白猫》,由实而虚,用针越来越稀,用色越来越淡,直至达到留白的艺术效果,虚淡的轮廓突出了灵犀的猫眼;再如《耶稣像》眼白最凸起的高光部位求虚,近眼角和下眼睑渐密,表现出眼睛透亮的质感。散整针是多种针法的灵活运用,如绣雪地里的《白狐》(图4),绒毛密处用套针等绣实为整针,衔接处用接针、长短针和施针等过渡,蓬松处用极细的线绣稀针,不透底不留白为散针,实而不虚,使白狐毛色精细入微,光影层次分明。它是沈寿借鉴绘画理论,施行“针无定法”发明而来,而多种巧妙并用可使针法呈几何级数递增,因物施针绣制的物象更加灵活逼真。现如今,随着材料的更新和科学的进步,沈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