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新闻腔艺术特征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白局新闻腔艺术特征研究

南京白局新闻腔艺术特征研究   [摘要]白局是南京的一种地方曲艺,是南京方言精髓的体现,是南京人民现实生活图景的真实再现。白局新闻腔曲段是白局较早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题材腔调,是白局重要的构成部分,对研究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遗憾的是,至今对该腔却鲜有单独研究。本文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获得白局新闻腔的相关音频、视频、图片、曲谱等一手资料,重点考察白局新闻腔的起源、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白局;新闻腔;曲艺;传承   白局是南京本土濒临灭绝的一种曲艺艺术,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植根于南京本土的民间曲艺,其曲调历史悠久,依靠艺人世代口口相传而得以保存,因此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秦淮两岸民间俗曲的古朴色彩,为我们研究明清俗曲和说唱音乐形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份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白局新闻腔是对以新闻为题材的白局唱段的统称,这些唱段体现了民间词曲合辙押韵的巧妙构思,它们在当时发挥着新闻传播的作用。而在今日,由于在其曲目的内容中记录了大量的时事要闻及人们的生活动态,形象贴切地再现了当时南京人民的现实生活图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这无疑对南京近代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的发展研究都具有无法替代的宝贵价值。   白局新闻腔中唱词十分精悍,保留了大量的方言俚语,在针砭时弊的同时不乏幽默,是南京方言的精髓所在。这对研究南京方言土语也有着极大的价值。   另外,白局新闻腔所使用的曲牌起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明清俗曲、?P州清曲的影响。冯光钰在《曲艺音乐的传播》中指出:   “扬州清曲通过艺人的巡演,对长江流域各地的牌子曲类曲种都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首当其冲就是南京白局。”且白局新闻腔的专用曲牌[数板]就是由扬州清曲中的[南京调]发展演变而来。这样,新闻腔对明清俗曲、扬州清曲的艺术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白局新闻腔的起源   “唱新闻”是白局的一大特色,久而久之,这类以新闻为题材的白局被归纳为“新闻腔”,如此题材的曲段多使用半唱半说的数唱音乐来表现。这些唱段行腔自如且风趣幽默,虽缺乏缠绵委婉的抒情之感,却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时事新闻。   在对白局老艺人黄玲玲的采访中,她向笔者详细讲述了白局的发展历程。白局最初流行于云锦工人当中,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土语说唱身边发生的新闻故事。由于云锦工人们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其编成白局唱段,且一经演唱能够迅速在工人当中流传开来,所以用白局“唱新闻”具有时效性强、传播快、通俗易懂的优点。   在当时媒体匮乏、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白局在人们的生活中实际充当了广播宣传的角色。另外,新闻题材的白局不光能够快捷敏感地反映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扮演着下层劳动人民反抗压榨、争取自由的斗争武器。这些唱段尖锐辛辣地讽刺着现实生活,控诉老板的苛刻,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因此,通过白局唱新闻的方式很快就在工人当中流行起来,   “唱新闻”也就成了白局最初产生时的主要功能。以下是新闻唱段之一的《倒文德桥》唱词节选:   引子:(光绪三十一年上,南京城出了新闻事一桩。/要问什么事?夫子庙西里轰东倒呀倒栏杆。)/五月是端阳,夫子庙河中玩龙船(音床)。/今天我们早点吃中饭。吃过中饭夫子庙去看龙船。/要问吃的哪几样菜?报出来你们大家听听看看。/茭儿菜炒五毒,蒜头儿烧黄鳝。/黄鱼汤拌片儿粉,油黄咸鸭蛋。/火腿粽子蘸洋糖。/鸡丝打蛋汤,外加麻油生姜。/……多年的木头栏杆,基本已腐烂。/来的人多分量重,经不住人挤扛。/忽然,叭叉一声响,恨不得长翅膀。/有人掉下秦淮河,就像鸭子一样。/……这刻河里淹死人,外边消息胡乱讲。/城南传到城北,城北又传到城南。/……常说神鬼怕三静,一静就平安。   该段唱词向我们生动再现了光绪三十一年端午节市民争看赛龙舟,挤断夫子庙文德桥,溺毙数十人的惨剧。我们从唱词中不仅能够知晓当时事件发生的前后经过,同时也能了解到光绪年间,南京的节日风俗与饮食习惯。   二、白局新闻腔的主要曲牌曲目   在白局中,流传至今最为著名的新闻段除了“两倒一抢”――《倒文德桥》《倒城墙》《抢官米》外,还有《机房苦》《火烧小东门》《观灯》《打议员》《三打横溪桥》等。   在曲牌的运用方面,新闻腔的曲目几乎全部是由曲牌[数板](又称“数落”或“滚落”)来表现,[数板]几乎成为了新闻段子的专用曲牌。关于[数板],史料有记载,白局老艺人张元发曾道“白局以[南京调]为古腔本调,此调又称[数板],[南京调]系外路人对南京白局曲牌[数板]的称谓。”据现有资料证明,[南京调]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以效之,而鲁斤、燕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